首页 見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是尋常的話,也是老理,恐孩子太幼受不住聲賀富貴,便不開席面,等大些壯些再辦。有時也是吾等窮人家開不起席宴說的面子話。不過如他這般的,也是有的。”

“可不嗎,我家小兒一出生就多病體弱,便是有銀錢也不敢開席,免得他被沖了,折煞了。”接話的這人瞧著蘇彥聽得認真,人亦溫和,遂壓聲道,“聞女帝之子,也不曾辦宴會,多來是身子……”

這人機敏,轉話頭道,“想來是陛下聽了這老話,百般疼惜小皇子,要養養壯實讓他一鳴驚人!”

她自然是萬般疼惜孩子的。

但是蘇彥記得,在抱素樓中,她撫著肚子說,以後要把天下最好的東西都給他。旁人有的,翻了倍給他,要讓所有人都參與見證他的每一個時刻。

出生,滿月,百日,周歲,及冠……待來日君臨天下。

蘇彥當即入宮要求面聖,但江見月沒有見他。

他從宮中出來,神思稍定些,轉來太醫署聞小皇子的境況,太醫署專侍小兒的太醫令拱手致歉,受天子令,無可奉告。

他只知道方桐從長樂宮被調出,入了椒房殿,隨侍左右。

論起方桐,他遂從方貽口中知曉了一點消息。道是陛下甚安,長生也很好。

“長生?”蘇彥道。

方貽頷首,“師姐取的乳名,說是因為生在七月七。”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聲私語時。

蘇彥頓了許久,“她倆當真無事嗎?”

方貽頷首。

亦是這日,方貽同蘇彥提出,“師姐召讓我入內廷,打算受我六百秩國子監一職,掌石渠閣典籍,修注那處的書典。”

蘇彥道,“本在太常處給你留了位置的,你按照自個喜歡擇取便好。”

於是,方貽擇了六百秩國子監,入內廷修書。

彼時,蘇彥還不曾意識到,方貽進入石渠閣後,再未入過抱素樓。他成了女帝身邊第一個內廷文官。

因其父亦隨侍禁中,其母久居宮中偏殿,江見月遂索性開了安華閣賜他們一家居住。

至此,蘇彥方覺同她最後一點聯繫都沒有了。

他似一隻斷線的紙鳶,被她放逐在宮牆外。

已經跌入塵土裡,想要回去她身邊,然風吹不進她殿宇,他自己也撞不進她宮門。他伏在地上,她更不可能來撿他。

他只能站起來。

亦是從那日長街回來開始,他動暗衛和蘇家軍的人手,開始求訪名醫。

她需要便正好,不需要則最好。

最好不需要。

轉年二月,暌違大半年,江見月身子大安,重回朝堂。

未央宮前殿中俯身一瞥,隔著十二冕旒,他看見她確實豐盈了些,容色甚好,眸光清亮。然亦深切地感受到,從她眼中掃向他身上的目光,有一瞬如刀似劍,帶著沖天的恨意。只被她自己強壓下去,端出一副平和模樣。

初時,蘇彥覺得是自己的錯覺。

她那樣的性子,欲要兩清,愛恨兩消才是對的。如此痛怒,當是有又出了旁的事,但是她並未對他做什麼,只是偶爾宣政殿論政一瞥的冷嗤,或是中央官署鑾駕擦身時,她居高臨下看俯首的他,沉默無聲。

他也曾在宮中輪值的時候,偷入過她的椒房殿,被她發現後,得了她一句,這般入天子殿,是不是蘇氏闔族都活夠了?

直到四月暮春,大朝會上,她終於願意好好與他說話,回去宣室殿論政也不再有數月前壓制不住的惱怒,整個人平靜下來。

然待她話出口,蘇彥便再難平靜。

本來蘇彥還覺二人心有靈犀,她道是觀這大半年國中局勢,又看邊境戰局,覺得可以征伐。

蘇彥道,“不知陛下看上了哪處,又欲擇何處出兵?”

北邊有匈奴,至東是幽冀未平的內亂,西南是南燕,東南是東齊。

“東齊!”江見月話語落下。

蘇彥很高興,她不僅內政在行,軍務上謀略亦好。

“東齊一州已定,沿江據點也有我們的,渡江難度減少了些,左右他處心也不正,確實是出兵的佳處。”蘇彥分析道,“那陛下人手和糧草可有考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