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見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慢慢地,群臣悟出幾分道理來。

女帝的身子時好時壞,出現在人前的時候並不多,連著早朝也不是回回都出現。但她永遠出現得無聲無息,出人意表。而她即便不在宣室殿,不上尚書台,但不耽誤政務,依舊條理清晰。

如此半年下來,百官慢慢習慣了女帝的節奏,亦不敢再輕慢,朝政如常運作。而景泰十四年下半年開始,朝局也有了新氣象。

首先是新任京輔都尉方貽,這位原是從年初便讓人羨艷。從八百秩祭酒轉為一千二百秩京輔都尉,連升四級,且是從文轉武,當大魏開國從未有過的提拔,可見女帝對其的厚愛和重望。

顯而易見,若其安分守己,發揮一身才學,他日執金吾亦是他囊中物,便是封侯拜相亦指日可待。

畢竟,時光如流水,距離蘇彥被流放已有一年半的時間,丞相之位尚且空虛,無人問鼎。

而今歲七月里,封門三年的抱素樓重新開樓,亦交由方貽執掌。

女帝將原本入樓學習的人員重新進行裁定,再不按權貴間相互推舉的方式便擇入樓中培養,而是親自出題考教,定於每年九月初一進行開考擇人。

今歲為第一年,且為嘗試。學子從太常溫如吟座下開辦的十一所學堂中開放五百名額,自薦參與考試,後擇前五十人入抱素樓。其餘待來年再做細化。

這廂旨意下達,平民間為之振奮。這意味著底層人民進入仕途的機會不再為世家所籠絡,將有更多的空間為官晉升。

而對於原本的世家而言,自從頂頭的五大世家或平或滅,蘇家軍被徹底收繳,這會也沒有太大的聲音。

真正不滿的是雍涼一派,他們歷經沙場,個個居功至偉,好不容易躋身權貴,本想在世家落敗後,代替他們綿延榮光,福澤子孫。不想女帝來了這樣一手,欲要斷了他們後嗣的捷徑。

這哪裡肯依!

頭一個不服的便是遠在幽州平東的中山王韓雲,當即著幕僚書卷宗上達天聽,同時致信給義弟楚王章繼,要求他帶頭勸諫天子。

章繼接來信尚在思忖中,女帝已經閱過卷宗,回復三字:嘗試爾。

模稜倆可,拖延之計。

中山王回想前頭欲要兩千金被駁回,這會趁著整個雍涼一派十中六七都不滿女帝此舉,遂煽動他們聯名要求女帝廢除如此擇人入仕的方式。

楚王沒有表態,梁王的態度由長女夷安作主,自然支持女帝,如此乃三王連著座下屬臣聯名上奏。

這是中秋宴上,安定王樊籬代表諸王入京赴宴,如此提出。昭陽殿中的氣氛一時僵住,滿座俱驚。

江見月盯著他看了半晌,突然一陣急咳,左右匆忙上前侍奉。被她抬手止住,她從座上起身,走下階陛,走向年過半百的老者。

女帝十二章程冕服金線刺繡冷硬,十二冕旒映光折射逼人眼眸,腰間天子劍微擺劍穗環佩泠泠作響。

每一步,都是要讓人溺死於皇權下的壓迫感。

安定王額間滴汗,硬挺背脊,正將目光投向章繼時,女帝已至他身前,隔斷他視線。卻是雙手扶在他肩頭,恭敬扶他起身,溫聲喚了一生“皇伯父。”

安定王驚得鬚髮張開又抖散,低首道,“老臣不敢。”

“是朕考慮不周,此方案暫且擱置。”

此話一出,殿中又是一驚,便是連安定王自己都不曾想到,竟這般容易說通了女帝。只回過神趕忙跪謝天恩。

然翌日,在安定王離京出城門口時,朗朗日頭下,如今執掌抱素樓的都尉方貽攔下了安定王。

安定王並未將一個還未及冠的毛頭小兒放在眼裡,只由侍者撩簾冷冷出聲,“豎子攔孤去路,是要作什?”

方貽拱手致禮,端的是剛烈平和,不卑不亢道,“下官私以為王爺征戰沙場,一身戎馬自是勞苦功高,故而先帝分封王爵,陛下恩榮養之,王爺受的起,君上也未薄之。至此論情意乃君臣情意深厚,論賞罰乃君臣兩清爾。是故今日三王聯名,迫女帝收回擇人方案 ,陛下念當下時局寬厚應之,然臣實在不忍,還是要為陛下道聲委屈,為天下學子道聲遺憾爾。 ”

這話說的婉轉又直白,就差說三王以權壓君,欺君年少,一下讓天下人因對女帝擱淺方案生出的些許抱怨化作了同情和不甘,為女帝贏得了民心。

軍閥出身又鮮少在京畿朝堂出入的安定王,如何是少年的對手,這會一下被激得怒目燃火,當下便著屬將當街抽了他一段。

直待楚王趕來攔下,方怒意未消出城而去。

章繼遣散周遭人群,只派人送方貽回府,腦海中不由浮現出昨日宴上場景。

若昨日女帝抽劍砍了安定王,他或許會少焦慮些。

輔君十四年,他還算了解女帝,太反常了。

抱素樓中,奉皇命而來的是容沁,帶來了醫藥和女帝的問候,還有一則更令人振奮的消息,女帝已經讓尚書台擬旨,說他忠心可嘉,赤心昭昭,升他為九卿之一的金吾衛。

少年俯趴在榻上,一雙漂亮的桃花眼凝出光亮,面上卻沒什麼笑意。

“都尉聞這話,還不高興嗎?”

方貽掖來錦被蓋起上半身,心中清楚,師姐升他為金吾衛,乃趁機打雍涼一派的臉。安定王打了他一頓,她卻以“忠心可嘉,赤心昭昭”為由給他升官,這不明擺著說安定王“不忠”嗎,以此警告他們!<="<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