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見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聖旨不可抗,蘇彥領命前往巴陵郡。

他退出殿宇時,耳畔還充斥著一聲聲林柔的謾罵掙扎聲。甬道回首一瞥,見昔年同門釵環解散,狼狽跌在地上。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來晚了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4章

從南燕都城前往巴陵郡有七百里之遙, 蘇彥飛騎而往。

隆冬時節,漫天風雪。

他卻晝夜不歇一路疾行。

她要伐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伐燕軍事戰略的布置在這開戰的半年間, 他其實沒有完全看懂。特別是無法理解為何會捨近求遠從幽冀兩處調兵。而入燕的煌武軍便是從調兵後,方大規模出現病役的。若說是水土不服或許有些,但不至於這般嚴重,嚴重到仿若軍中無醫, 或是有醫而無能, 任由病情傳播加重……

日升月落,蘇彥腦海中盤桓的這些事宜慢慢散去, 取而代之的只有兩件事。

她病重。

她也不是很想得到北麥沙斛。

弘台的分析沒有錯。

此番伐燕, 她意在鋪路, 而非奪藥。

所以煌武軍一定會瘋狂攻城,而李朔那副性子隨時可能發瘋銷毀草藥。他需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場戰爭的聲響控制到最小。

孫敬是主和派, 他已經暗示過。

榮嘉處,他也已交代以安撫為主。

剩下便是鍾離筠。

雪如飄絮,扑打人的視線, 面具愈發冷硬咯人。雪花落入面具中, 零星滲透到裡層肌膚上。

蘇彥已經感受不到濕冷癢痛, 只一次次催馬奔馳,換馬揚鞭。

七百里路程只用了五日,抵達巴陵郡時正好是臘月初八。

食臘八粥的日子,軍中湯令官熬煮了好幾大鍋粥湯,分與將士們。

鍾離筠的主帳內,數位將軍接連出來,面上皆無多少鬥志。他們原都是鍾離筠一黨的主戰派,只是鍾離筠近年來反覆被天子猜忌,原該主動出擊的北伐到如今成了被動式的抗敵,是故士氣明顯頹敗不揚。

只看著迎面走來的帶著面具的男人,個個眼中目露凶光,恨不得飲其血,啖其肉。

蘇彥手中端著一碗臘八粥,謙遜避在一旁,與他們低首行禮。有一二人慾上前揪斥的衝動,被同僚拉回,憤憤走過。

蘇彥默聲不語,待他們一行過去,遂往鍾離筠主帳走去。他是晌午到的,領著監察的皇命,卻一整日不曾露面。鍾離筠本就納悶,這會自不會讓人攔他。

即將日暮,帳中點起火盞。只因還餘一抹天光,便只在書案上亮著一盞豆燈,連著氈門和席案旁三個取暖的炭盆中幾蹙火星子,以此照明。

“軍務繁瑣,太尉日理萬機,用碗粥驅驅寒。”蘇彥將冒著熱氣的臘八粥擱在案上,取了火摺子點亮其餘燭盞。

“尚有日頭。” 鍾離筠冷聲,卻不由蹙眉,今日這人竟能開口說這麼長一段完整的話。

“太尉節儉,確乃許多地方夜中點不起燈盞。入夜即閉眼,人生黑白各半,顏色甚少。”蘇彥並不理會他凝神審視的目光,繼續點燃燈火,“但是太尉大人所行乃為國為民,多費點燈油燭火以照明,以取暖,不算什麼。”

他將兩側燭台全部點亮,捧來一盞又點旺了個炭盆擱在鍾離筠身側,然將手中那盞燈火添在他案上。

外頭僅剩的一點光照斂盡,帳內在此時通明。案上統共兩盞燈,火光輕輕搖曳,照出一張滄桑面龐,一張掩容面具。

四目相似的一瞬,目光比火亮。

“大人請。”蘇彥推過那碗粥。

鍾離筠沒有接粥,只一瞬不瞬盯著他。

面具下的嘴角噙來一點笑,端過碗盞飲下一口,“無毒。”

試粥的男人從主案下,回身跽坐在一旁下屬位,一邊理正衣衫一邊含笑啟口。

他的話語有些慢了,卻始終沒有間斷,都是連字成句完整訴出, “下官聞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八樣合水煮熟,外用染紅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瓤、松子、紅糖、葡萄八樣以作點染(1)。然觀太尉面前這盞,莫說外用八物沒有,便是裡頭八樣亦不全。不全也罷,此乃軍中食糧,今日時節所用,無非圖個熱鬧吉祥。然卻是連米粒都不見,漿水爾。這、便說不過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