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城,謝無陵便快馬加鞭地回了軍營。
他離開一個月,江州留下了一堆事務等他去處理。臨走前,他將謝吏留下了,讓他護著點兒洛九娘。
謝無陵不在的這一個月,范老將軍將江州打理的很好。這會兒接近年關,街上已經掛滿了紅燈籠,購置年貨的人熙來攘往。
阿月掀開帘子,瞧著熟悉的街景,不由得感慨一聲,「如夫人,還是咱們江州好啊。在湘州那些天,奴每天都憋屈壞了。」
她從小便在江州長大,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這麼遠的門。
洛九娘笑笑,又聽阿月興奮道:「如夫人您看,那有賣梅花糕的,奴去買點回來。」
洛九娘已經坐了一天的馬車,拘在這小小的馬車內,她整個人都沒什麼生氣了,索性便戴上幕籬跟著阿月一同下了馬車。
街上人多。
阿月買完糕點就發現洛九娘不見了,她找了半天,才發現她被糊燈籠的小攤迷住了。
「如夫人。」
她小跑了過去,「您怎麼在這兒?可是要買些燈籠?」
洛九娘笑著點頭。
她和阿娘相依為命那幾年,每逢過年過節時,娘親也出攤賣過燈籠。
她那時候年紀雖小,卻也能幫著糊幾個。後來進了青影閣,她偷偷糊過幾個想要送給阿娘,卻被指責整日無所事事,只知道貪玩。
攤主接了話頭,「小娘子可要親自提些字?」
洛九娘回憶收攏,拿起筆在紙張上落下兩行字來。
攤主接過紙張一看,不予餘力誇獎,「小娘子這字真不錯,是送給誰的?」
洛九娘:「我家郎君的。」
攤主嘿嘿一笑。
他手腳麻利,兩三下就把燈籠糊好,「小娘子,這燈籠您收好,祝您和郎君白頭偕老,永結同心。」
白頭偕老,永結同心是不可能的了。
但洛九娘還是笑著道了謝。
馬車優哉游哉地回了刺史府。
洛九娘沒著急回南橋院,而是先把糊好的燈籠送到謝無陵那處。
但她到書房時,被告知謝無陵正在和范老將軍議事。
洛九娘不便打擾,便將燈籠留下,自己則返回了南橋院。
等謝無陵議事完,發現書房裡突然多出了一盞燈籠,「這燈籠是誰送來的?」
謝吏回:「是如夫人送來的,上面還有她的題字。」
謝無陵轉了下燈籠,果然看到了上面的詩句。
這燈籠做工粗糙,上面的圖畫也很簡陋,唯有這題字稍顯秀氣些。
謝無陵認得洛九娘的字。
他勾唇笑了,心頭也湧上幾分滿意來。
自那日馬車上的不歡而散後,兩人已經有些日子沒說過話了。
一是因為趕路繁忙,二是因為兩人之間因為呂獻產生的小矛盾。
謝無陵並不認為自己做的有什麼不對。
他的姬妾無需考慮那些不開心的事。
謝吏觀察了下謝無陵的神色,忐忑問道:「刺史,晚上去如夫人的南橋院嗎?」
謝無陵態度稍緩:「嗯。」
…
另外一邊。
洛九娘抱著小三花,躺在軟椅上閉目養神。
屋內放著炭火,暖融融的。
許是在江州住得太久,自從回到刺史府後,洛九娘竟然生出了一抹回到家的錯覺。
懷裡的小三花呼嚕呼嚕地哼個不停。
這次去湘州府洛九娘沒有帶上它,這一回來,它便粘人的不行。
「如夫人。」
阿月拿著信封小跑進來,「洛郎君差人送來了信件。」
聽到洛郎君三字,洛九娘心臟猛地一跳,她睜開眼,便看到阿月已經把信件遞到了自己的面前。
阿月不知道洛邵的底細,這會兒眉眼興奮道:「年節快到了,洛郎君此番走商應該快回來了吧?今年的年節如夫人就不是一個人了。」
有夫君、還有兄長。
洛九娘看著信封上寫著『阿竹親啟』這四個字,心臟怦怦跳動著,壓根沒聽見阿月在說些什麼。
她撕開信戳,手竟然有些顫抖地拿出了裡面的信件。
信確實是洛邵寫的。
上面洋洋灑灑地寫了報平安、以及這次走商的經歷與見聞。然而在這封『家書』上,洛九娘拼湊出了另外一則重要命令——<="<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