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實在無法理解少主夜裡趕著給陸女公子寫字帖是為哪般,難道是為了讓她早日練就一手好字,好配得上朱家郎君?
這麼一想,他心裡莫名的不高興起來,研磨的力度也不知不覺間大了起來。
專心練字的曹壬聽到硯台傳來的「沙沙」聲,眼角餘光睨了一眼方言,然後繼續寫字。
今日在馬車裡的一番交談讓他突然意識到,小友終於長大了。
不久的將來,二人終會漸行漸遠,在他看來,緣聚緣散,猶如雲煙,生離死別,天道自然,心中沒有分別心,才是真正的苦行。
只是在這分別到來之前,他還想儘自己所能的再為小友做些什麼。
陸萸回去後,拐彎抹角的向陸婠打聽了魏氏這段時間的社交動態,知正在為陸純相看著,心裡踏實了不少。
誰知才過了幾日,陸婠告訴陸萸,陸純不想成親,就算定親也得他建功立業之後才行。
陸純說的建功立業,就是去荊州大營歷練一番然後隨大伯父出征,這得等到猴年馬月?為此魏氏還和陸純鬧了一場不愉快。
陸純相看的事就此不了了之,讓陸萸瞬間有了緊迫感,於是原本打算學豎笛的她立馬放棄了。
現如今習字和做小食才是關鍵,一時之間,她變得非常忙碌,連長兄約曹壬去游湖,她都沒時間去。
又是一個艷陽天,幾天前,陸萸讓木槿打聽到了陸純今天下午要去馬場,於是她今日五更天就起床準備各種小食,還備了一套茶具。
她發現這個時代飲茶之風盛行,待客清談皆要飲茶,但茶葉的味道和後世新進工藝下做出來的沒法比,現在的茶葉純靠曬乾,然後直接烹煮或者加一些奇奇怪怪的佐料一起,俗稱茶湯,她覺得這「茶湯」不是口感不適,就是看著像黑暗料理一樣難以下口。
去年回華亭祭祖的時候,陸婠告訴會稽陸氏莊園有一座茶山,陸氏的茶皆出自那裡,所以回建業之前陸萸特意繞道去了會稽陸氏莊園看了茶山還把後世炒茶的步驟教給了制茶師傅。
當時陸純只當陸萸是小孩子嘴饞鬧著玩,根本沒當一回事。
因為炒茶的鐵鍋、火候和手法等對炒制工藝影響很大,制茶師傅做了幾次送來,陸萸皆覺得味道差強人意,慢慢的,大家都忘了這事。
前幾天,會稽那邊又送來一袋炒好的茶葉,陸萸讓銀杏燒水泡了一壺,只見茶碗中翠葉煙騰,湯色清澈透亮,隨著飄出一股淡雅的清香,頓時讓人沉醉,歷時半年,炒茶工藝,終於成了。
木槿和銀杏原是不懂品茶的人,喝過以後卻也讚嘆不已。
陸萸見產量很少,打算先給大兄陸弘嘗過以後,再讓他想辦法向祖父建議推廣這項工藝。
吳興郡烏程溫山自東吳以來就有御用茶園,現今仍每年向皇室提供御茶,而此茶山一直由吳興沈氏管理。
和顧陸朱張這四大家不同,吳興沈氏因忠於漢室一直不願臣服孫權,所以在東吳期間非常低調。
因為低調,後來經歷孫權打壓世家,又經歷魏滅東吳,各大世家皆損失慘重,吳興沈氏反而家底豐厚,雖非一等士族,可其宗黨勢力不可小覷,其家族所掌握的經濟資源,以及短時間內能夠動員出來的軍事力量也不是一般士族可以比的。
這些都是上次去茶山的時候,陸萸聽陸純說起的,說起沈氏的茶,世人皆讚不絕口,物以稀為貴,世家們能拿出沈氏茶招待客人,已是最高規格。
魏氏之前給陸純相看的就有沈氏女郎,如今茶葉工藝成功改進,難說以後陸氏的茶葉也能擠入御茶之列。
好茶要配好茶具,為了打動陸弘,陸萸特意訂製了一套茶具,打算邊向他演示後世的茶藝邊講解炒茶工藝。
茶具昨天下午才送來,陸弘今日又出門找曹壬去了,陸萸便打算先拿陸純和朱慎試手。
聽聞陸純出門後,陸萸立馬收拾東西帶上木槿緊隨其後,到了馬場,陸萸尋了馬場邊的休息亭,把食盒放好,拿出茶具依次放好後,開始煮水。
附庸風雅嘛,總得做全套,她今日未著騎馬裝,而是上著淺藍色繡有蓮花紋的交領上衣,下配白黃相間破裙,頭上插的是一對玉蘭絹花,主打清淨純潔。
見兄長們在場中跑了幾圈,陸萸便讓木槿去喊人了。
從馬場至休息亭需要繞過一個長長的觀看場迴廊,在廊下,陸純笑道:「阿萸的吃食做的很好,今日叔重可算有口福了。」
朱慎不重口欲,對陸純的話不置可否,只笑笑。
剛進亭子,陸萸起身,向朱慎盈盈行禮:「小女子說了要向朱公子點茶作謝,今日是來兌現承諾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