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續命丹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雨漸漸停下,朱慎卻覺得那雨絲仿佛已經下在心裡生了根,讓向來果決冷靜的內心無端生出了剪不斷理還亂的纏綿悱惻。

第四十三章 星火書院

◎星火書院終於建成了◎

陸萸不知朱慎心中的百轉千回,因為她正在和謝洐商量開店的各項事宜。

江夏華彩閣比建業大,陸萸看過後面的第二道院子,裡面很寬敞,院中有水井還有一棵大朴樹,現在華彩閣的夥計和掌柜住在東側的幾間房,西側還剩有空房間。

她打算把西側那間雜物間裝修一下後,讓人在裡面打三個和建業一樣的烤爐,而秋娘他們三人可以住在西側的其他房間,這樣比去外面租房要方便還安全得多。

當然,陸萸也不是直接薅謝洐的羊毛,烤爐房使用費,以及三個員工的食宿費用她也是按月從銷售提成中扣除的。

謝洐聽後,笑道:「烤爐房是你自己裝修的,就免費給你用吧。」

就這樣,二人又著就江夏目前的市場行情商量了開業前的各項準備。

江夏的確是交通樞紐,來往的人也多,但是競爭也很激烈,這裡的酒肆、客棧幾乎都有點心售賣,所以華彩閣想從中分一杯羹就得有自己的特色。

趁著這幾日工匠制爐子的間隙,謝洐會帶著陸萸挨個的去品嘗別人的產品,待全部品嘗過以後,陸萸再揚長避短開發自己的產品。

前世陸萸是加班牛馬,既沒有時間也沒有錢,所以常常羨慕那些有錢有閒的人每天就是逛街,然後買東西,買累了吃各色美食。

如今輪到她把品嘗美食當成一份工作的時候,她卻再也不想逛街了。

三天的時間,她跟著謝洐逛遍了江夏的大街小巷,連那種隱藏很深的特色小店鋪都被謝洐翻到了。

除了吃還是吃,每次吃還得用心做記錄,雖然沒有後世害人的添加劑,但陸萸已經徹底吃怕了。

當她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州牧府,看到姚氏為她準備的點心時,已經生不出任何食慾了。

經過幾日考察後,陸萸決定目標群體的定位不變,只是食材和產品要設計的更加多樣化,這裡的客戶更注重口感,而非外觀。

建業的世家貴女品嘗茶點講的是雅,口味可以一般,但必須精美,而這裡的顧客要求口感能吸引人,可以不好看,但是要有性價比。

於是,陸萸設計的幾款點心都是口味獨特且濃郁的,除了少量產品是增加工序套入精美模具外,其餘大量生產的產品由秋娘手工製作後,直接放入烤爐。

江夏的產品價格和建業一樣,份量加了二分之一的情況下,因為縮短了工時,成本算下來也差不多。

而不刻意追求外觀好看的前提下,很多食材都可以大膽嘗試,不用擔心配色問題,所以陸萸設計食譜也更加隨心所欲。

就這樣,江夏華彩閣的點心鋪結束了前三天免費品嘗期後,第四天正式營業就迎來了開門紅。

這裡的人流量真是比建業城大很多,短短一周的營業額竟然達到七百三十四兩,陸萸每天看著銷售額,笑得嘴都合不攏了,真後悔沒有早些來這裡開店。

建業的顧客群體比較穩定,所以她得時常花心思更換新品,可這裡皆是南來北往的顧客,客戶群體豐富多樣,食譜也可以不用實時更新,省了不少事。

陸萸和謝洐在江夏呆了整整一個半月,見茶點業務已經穩步運營,便一起回了建業。

她想要繼續豐富書店的書,全憑自己那點存貨遠遠不夠,所以她寫信給祖父商量了自己的打算,她想在建業太守府翻看陸氏藏書,節選一些不那麼晦澀難懂的內容印刷出版。

陸歆很快就回信了,信中說她想看什麼書都可以。

就這樣,在新紙制出的前幾個月,陸萸都在建業翻陸氏藏書,也是這一次,她更加直觀的理解為何世家能百年屹立不倒。

陸氏在建業的藏書數量很多,塞滿了整整三個房間,聽說這還只是一部分,還有三分之一在會稽莊園,三分之一在華亭,建業專門看管書籍的僕從有十人,他們負責每天打掃衛生和曬書。

藏書不僅多,種類還非常齊全,建業的書都是為方便子女學習用的,所以可讀性很強,而那些珍藏孤本都留在華亭莊園。

為節省時間,陸萸負責篩選內容,陳蕊負責謄抄,這期間沈玉送來了第二部 《墨生遊記》,寫的是遊玩白帝城及周邊村鎮的所見所聞,陸萸給這部遊記附贈了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六月中旬,太平紙將大量產出,陸萸馬不停蹄的從建業趕往華亭,今年將印刷比去年多幾倍的書,她想去看看進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