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萸最後決定把女醫署的地址選在清陽門出來東南方向的位置,這樣比鄰洛水河,環境優美,還可以和對面的太學遙遙相望。
洛水河附近的地塊也很搶手,有些世家在河附近建造休閒別院,好在靠近東市這邊他們嫌吵鬧,都扎堆去河對岸太學附近了,長公主的別院就在那邊。
皇帝見太子妃一副幹勁十足熱情高漲的樣子,自己也被感染了,所以批地塊的時候非常爽快,朝中也無人提反對意見,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好奇太子妃能做到何種程度。
有地有圖,剩下的就是建房子,可建房子的錢從哪裡來,陸萸要怎麼弄到這筆錢才是關鍵。
陸萸先是找尚書省的度支郎要錢,尚書省下設五曹,即吏曹、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度支郎屬尚書省度支曹,掌管國庫,確保財政的穩定和國家的經濟運行,其上司是尚書令楊憲。
眾所周知,國庫沒錢,所以度支郎一聽陸萸的來意後立馬哭窮,但他也不敢直接拒絕,只說等有錢了立馬給太子妃送去。
陸萸原也沒指望他們能出錢,她跑這一趟,只是為了打欠條。
國庫沒錢,可我急需用錢呀,你可以先不給我錢,但得開個欠條給我,這樣我墊進去的錢才能找國庫填補不是嗎?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打了欠條我墊資的時候才更安心。
度支郎一聽要讓朝廷給個人打欠條,簡直聞所未聞呀,他可不敢開這個先河,於是問過所需金額後立馬上報尚書令了。
翌日朝會,大家共同商議度支曹給太子妃打欠條這事,太子妃都願意自己墊資且不要求計算利息,不打欠條確實說不過去。
只是太子妃要求打五十萬兩白銀的欠條確實金額巨大,最後大家一番合計後,同意給太子妃打三十萬兩的欠條。
三國亂世終結後,朝廷的機構和後世是有很大差異的,朝廷是由手握軍事力量的權臣共同建立起來的,他們組成一套機構,完全在正規官制以外,自由行使職權。
軍、民、財沒有嚴格的各成體系,任何時候,只要為了軍事上的便利,都可以打破常規,所以國庫沒錢,不代表手握重兵的世家手裡沒有錢。
陸萸拿到三十萬兩的欠條後,立馬在朝堂上向手握重兵的世家們借錢,借的也不多,只需每家能借兩到三萬就行。
太子妃現在安置的孤女大多為將士遺孤,大家手裡的將士哪天若是陣亡了,遺孤也會被送來這裡,所以現在借錢給她建女醫署,是為安定後方軍心,最終受益者是各大世家,所以利息就不用考慮了。
大家也沒想到太子妃會向大家借錢,她病懨懨地坐在那裡,邊咳嗽邊為那些孤女聲淚俱下的發表了一堆同情之言。
若是不借,顯得大家既冷酷無情也不關心手下將士和家屬,雖然大家確實也不在意他們的死活,但一旦一傳十十傳百,待傳遍大魏的時候,肯定會或多或少的影響軍心。
他們現在對朝廷有恃無恐是因為大魏是世兵制度,凡為兵者世世代代皆為兵,他們不擔心募不到兵馬。
但世兵若起異心那也是致命的,他們在軍中幾乎沾親帶故,大家都是熟悉的,只要他們想,就可以迅速組成新的團隊叛逃出隊伍。
如今大家被太子妃扣了一個大義的帽子,他們沒勇氣摘下這帽子,就只能咬牙同意借錢,他們心想,先認借,至於什麼時候送銀子那是後話。
此次將士遺孤大多出自荊州軍中,所以定北侯代表陸氏率先認借三萬兩白銀,陸氏開了頭,緊接著是雍州李氏認借兩萬,看到大家都認借了,其他世家也不好意思,只能跟著認借。
陸萸合計了一下,大家認借的金額已達二十三萬兩。
她顫顫巍巍地起身,然後向大家行了一個大禮,「我在此替那些可憐的孩子們感謝眾卿的大義之舉,你們放心,退朝後只要大家送來借銀,我立馬寫借據,如今我手握朝廷的欠條,若將來還不起各位的銀兩,你們儘管拿著我的借據找尚書省沖帳就是。」
尚書令楊憲一聽這話,一口老血差點被氣得吐了出來,敢情她前幾天讓朝廷打欠條就是為今天準備的,他剛剛咬牙認借的那兩萬兩,無論如何都不會送去給她就是。
陸萸弄這麼一出,倒也不指望真能從他們手中借到足夠的銀兩,不過,她向來奉行螞蚱也是肉的理念,能借一點算一點吧。
至少從今日之後,她可以名正言順地拿著認借名單找各大世家要錢不是嗎?
最先送借銀到東宮的是陸氏,陸萸讓人清點好後,立馬給定北侯寫了借據。
她把借條遞給陸恭,行大禮「我替那些孩子謝過陸氏大義。」
陸恭接過借據,回禮道,「太子妃要建女醫署,可以向葛醫仙求教一些醫治方案,最近葛醫仙剛好在我府上。」
陸萸笑回,「多謝陸侯給我提這樣的建議,我得空會去貴府叨擾的。」
陸恭可能是替陸妘邀請陸萸前去,之前沒有理由登門,如今倒也找到合理的理由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