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蹟快餐店[美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炒米線最重要是煙火氣,大鐵鍋也不能一次性炒太多,朱莉分了兩次。

香菇辣椒醬與香醋放大電飯煲旁邊,有需要的自己加。

門外已經等了不少人,晚上仍提前十分鐘營業。

沒人能排在明珠小區的大爺大媽們前面,他們在這方面的體力和時間觀念遠超於年輕人。

大爺大媽們晚上也沒打算在店裡吃,打包回到家裡吃輕省安靜。

孫子孫女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口味不一樣,有時候就擔心做的不合他們胃口,這家的買回去准沒錯。領著孫子孫女過來,看他們想吃什麼菜,都給他們買上。

打包回家,分餐制。飯家裡燒了,一人一份五個菜的大號菜盒,點的都是他們各自喜歡吃的菜,中間是公共的,買兩份的菜,盛在飯盒裡的。

他們還發現,兒子兒媳女兒女婿還比以前更願意回來了,孫子孫女更是住下不想走了。

趙大爺趙大媽帶著孫子來的,孫子頂著可愛的蘑菇頭,說話聲音軟軟糯糯,「耶爺,這個,我要吃很多很多。」孫子指的炒米線。

「行。」爺爺很爽快,「這個給我打包兩份。」

炒米線放在菜區,算菜是三元一份,算主食的話盛在長方形的飯盒裡,七元一份,滿滿當當。

小孫子指完一個爺爺就問還要什麼,指完一個再問,直到小孫子搖搖頭,實在沒有想吃的了,趙大爺才去結帳。

趙大爺覺得孫子五歲長得太瘦小了,一定得多吃點。

錢嘉妮與男朋友完全理解大爺大媽們為啥左邊兩袋右邊三袋,點菜跟不要錢似的。好吃、便宜、乾淨、衛生。

他們中午點的啤酒鴨水煮肉片梅菜燒肉,沒一個菜踩雷,遠遠超出預期。兩人都不夠吃,櫃員雖然是坐著的,對外服務累,應付領導下發的任務更累。往往領導是不會讓你單單做櫃員這麼簡單的。

下了班還要應付各種活動,文藝彩排,參不參加也不是自己說了算,誰資歷最淺讓誰參加。九點下班是常事。

每天不吃飽根本沒有能量應付這麼多事。

有炒米線,錢嘉妮眼睛都亮了,他們在大學時經常到學校外面的小攤上買炒米線炒麵,那個小攤很火,經常要排隊。

「老闆,炒米線白斬雞茄汁裡脊先給我來一份,還有啤酒鴨梅菜燒肉水煮肉片,紅棗當歸湯也要,再來個涼拌雜菜吧。」她餓的能吃下一頭牛。

後面男朋友和她點的一樣多。

蘇麗華帶上一幫小姐妹過來排隊,經過中午那餐的認證,這家店的素菜都可以放心吃。味道很好,尤其是白菜湯。

下午她別的事都沒幹,就是聯繫各個小姐妹,跟她們自己發現了一家好吃的店,素菜都是用素油炒的。然後每個小姐妹都準點守在直播間,看這個廚師是怎麼炒菜的,廚房衛生嗎?菜洗的乾淨嗎?素菜是怎麼炒的?用的什麼油?

經過所有人遠程認證後,一致決定來這裡嘗一嘗。

十二個小姐妹,開三輛車,開了半小時。

蘇麗華排最前,她點的家燒豆腐,炒包菜,酸辣土豆絲與白菜木耳粉絲湯。

後面小姐妹點的也大差不差。

十二個人,坐滿最後三張桌子。

常年吃素,豆腐是很好的補充蛋白質的食物。煎過的豆腐尤其香,蘇麗華把豆腐當葷菜吃的。包菜爽脆,因為爆炒的緣故,有鍋邊氣,這包菜也比自己炒的香。

酸辣土豆絲獲得一半小姐妹的強烈認可,另外一半完全是因為不能吃辣。白菜木耳粉絲湯則是人人稱讚,幾乎就是食物原味。正是原味,才能品嘗到所有食物的鮮。那是一種特別親近大自然的味道。

雜糧饅頭與白菜木耳粉絲湯絕配。為了吃這兩樣,她們願意每天都過來。

錢嘉妮就坐在她們前面一桌,她在想,如果自己每天像她們這樣吃,上半天班就要暈倒了。她和男朋友的菜數量是她們兩桌的總和,以葷菜為主。

她炒米線已經吃掉大半碗,太太太好吃了!

米線很鬆軟,配菜料也足,這道菜絕不能缺了雞蛋,老闆加雞蛋很大方,每一口米線都帶著濃濃的雞蛋香。包菜與豆芽豐富了米線口感,肉絲,又給米線增添了一點葷腥。

錢嘉妮一般吃米線都得加點醋的,這一碗她吃了半碗才想起來加,香的都不用靠醋來調味。<="<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