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耳羹也各盛一碗。
吃之前要拍照,張清拿專業相機拍的,大全景,近景來幾張,雜糧饅頭獅子頭紅燒大排都要來幾張特寫,回去才有選的餘地。隔壁桌只是看了眼,就專注吃自己眼前的菜了。心裡想的不至於吧,但一定要拍的話,這家確實值拍。
張清先掰了一小塊雜糧饅頭,掰開的過程就聞到了濃濃的穀物香,饅頭口感也紮實。別說,單吃就很香了,「這饅頭待會兒回去我得打包幾個。」
掰著吃著,每掰一下,穀物香就傳到鼻尖,吸入肺腑,吃著更香,捨不得和其他菜一起吃,不知不覺間吃掉半個。
像她們這種老饕,研究美食幾十年的資深老吃貨,胃口真是個很奇特的東西,區別能橫跨厭食症和大胃王。半個饅頭先放一放,紅燒大排等久了,鼻尖聞一圈,濃油赤醬,咸香入味,兩根蔥絲筷子團成一團放大排上面,吃的時候要蔥絲和大排同時吃到。
蔥絲經過高溫烹飪後,生腥氣沒有了,蔥香更內斂,大排全是瘦肉,就缺這股外來味道來解膩。紅燒大排不搭配米飯也不行,濃油赤醬的菜和白米飯是最具中國飲食特色的搭配。
張清現在胃口好的不得了,水煮肉片稍後,清蒸獅子頭要在吃辣之前先吃。筷子夾起來時,清澈湯水順著筷子尖端淌下來,淌到米飯里,還好沒浪費,吃上一大口。
竹筍的清鮮在這道菜里發揮了最大作用,中和了豬肉過於緊實的口感,它本身的存在就解了豬肉魚肉的膩,而魚肉的存在,提鮮的同時,也是對這道菜主食材的陪伴。竹筍和魚肉都是缺一不可,錦上添花。
「老闆蠻有水平的。」還沒吃完菜,張清就忍不住做出了評價,在兩人一起用餐的印象里,沒碰到過。因為往常,張清總要有些不滿意的,而她那些不滿意,都是基於從小吃到大和不斷拜訪大師得出來的經驗。
張清的奶奶家以前是大戶人家,家裡有魯菜粵菜川菜廚師,雖然後來家道中落了。在她小時候,奶奶只要有點余錢就帶她出去下飯館,廚師要是做的味道不對了,回去路上就給她描述自己以前吃到的是怎樣地道。
一個清蒸獅子頭,搭配米飯三口吃完,這下對紅燒獅子頭的期待更高了。老闆加了薺菜炸油條碎,傳統上做了改良,老底子油條碎在,再加薺菜,非常大膽又明智的選擇。這道菜的薺菜量還真不能亂加,多了就成普通大肉丸子了。
又是一個紅燒獅子頭,搭配三口米飯吃完。白斬雞碟子裡夾了一塊肉最多的,料汁里的薑末要多蘸上點,肉質軟嫩,一等的時間把控,期待值一點一點往上升,水煮肉片讓她對這家店老闆的實力再無懷疑。
家燒豆腐配米飯,算是稍作休息。 「俞晴你知道嗎,辭職到現在,讓我不後悔做出這個決定的,只有二十家店。」
「二十家?」俞晴難以相信,再確認一點,「我沒聽錯吧,你辭職到現在都將近十五年了。」
「沒錯,就是這個數兒。國營酒店要是做出這些菜來不稀奇,多少人圍著一個廚房轉呢,價格也擺在那,誰也不可能天天去吃,小店做出這個味道來才難得,價格實惠更難得。」
俞晴喝了口銀耳羹,「下期主題有了。」
「不。」碰到工作話題,張清表情嚴肅,「這家店的菜我要出個專欄,得花點時間準備。」
俞晴提到自己現在負責的一位作者就在這裡上班,可以通過她認識這裡老闆,張清只說不是今天,她要通過自己先多了解這家店。開店兩個月還不到,按照常理,店面經營都還沒有到穩定期。
第二輪的味覺攻擊,令張清更加肯定了要做專欄的想法。
三鮮餡蒸餃往紅油蘸料里滾一圈,素餡不需要肉末來搭檔,照樣鮮出自己特色來。吃完一碟,她倆又去拿了一碟。張清指著這一碟說:「老闆要是想錢再多賺點,這樣一碟賣六塊,照樣有人買。」
頓了頓,她說:「但她更聰明,放免費區域,賺人心。就是不知道能堅持多久。」張清到收銀台打包了三個雜糧大饅頭,兩個白面饅頭。
金帽子大廈會議室內,各門店店長剛走,被大老闆連番盤問後,都屬於大腦缺氧狀態。吳承鳳要求秘書回去調查奇蹟快餐店的所有資料,明天中午派幾個人把那家店裡所有的菜都打包一份送辦公室。
秘書頭大,周末還讓她加班。
奇蹟快餐店內,程哥他們是最後一波進來吃飯的,新出鍋的蒸餃就不讓他們自己過來拿了,每人送上一碟,小酥肉和鹽酥雞也一碟,再額外留出兩份打包的,朱莉要拿進去洗盤子了。
吳鳴聲背著吉他進來,正好打包掉最後一份。他每次都是卡著點來,每次都以為買不到了,結果每次都帶著沉甸甸一份回家。
結束營業後,朱莉算下今天總帳,兩萬一千五,知足,腰酸背痛也知足,力氣用完,明早又長出新力氣。
大門邊的烤地瓜是獎勵,老爸付錢,朱莉挽著老媽和弟弟妹妹視頻電話。文雯的聲音路人都聽得清清楚楚。放學回來和超超去夜市買了烤魷魚和壽司,拆箱小零食,巧克力餅乾吃了,飲料喝了,現在撐的在和超超打架。
超超只說正事,一月二十一日期末考試。 「還一個月多七天。」文雯算著天數過日子。
還一個月過七天,朱莉想的是,要抓緊時間換大房子啦,弟弟妹妹奶奶過來,至少要找個有五間臥室的房子,不好找。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