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糖色的豬腳轉電飯煲,加花椒干辣椒,再扔進一個滷料包,便可關上煮了。
黃花魚雙面煎,黃酒老薑去腥,生抽老抽調味體色,再倒入滾水,緊繃的魚皮在滾水咕嘟咕嘟燉五分鐘後,湯汁浸入魚皮,魚皮出現干焦的褶皺狀,蓋上鍋蓋慢燉。
走油肉切成片,一片片沿著碗璧碼放,油里炒香過的梅乾菜壘中間,放進電飯煲的蒸架上蒸。
澳龍與小螃蟹都在鍋里蒸,用不鏽鋼的蒸架隔開,朱莉控制好時間,十五分鐘便將澳龍取出,二十分鐘取小螃蟹。
泡發的花膠加入雞湯中蓋上鍋蓋繼續燉。
朱莉將杏鮑菇改花刀,下平底鍋煎至兩面金黃,蒜末倒進去爆香,鮑汁生抽胡椒粉黃酒調味,臨出鍋加入少量澱粉水再翻炒兩下便可出鍋。
油亮亮的鮑汁杏鮑菇端出來,擺到餐桌上,也頗有些鮑魚的模樣了。
南瓜泥淺黃色的雞湯瞬間成金黃色,文雯跳進廚房,彎腰沿著鍋邊深深吸一口氣,空氣中都是鮮味。
「再燉十分鐘就可以吃啦。」
菜一個個往外端,椅子擺上,飲料與酒倒上,文雯又忙著去找電影了。
「再重要的電影都不能看了,吃年夜飯就得看春節聯歡晚會。」朱春華拿工具開著紅酒瓶蓋對小女兒說。
「哦對對對。」文雯一個下午連一秒鐘都沒有想起過春晚,猛的被爸爸一提醒,想想確實該看春晚,儘管她欣賞不來春晚的好多節目。
春晚任何一個頻道都有,還是習慣調到中央一套。
金湯花膠雞端出來,放在蒜蓉澳龍的旁邊,蒜蓉澳龍,清蒸小螃蟹,金湯花膠雞成為鐵三角。爸媽喝紅酒,奶奶朱莉還有弟弟妹妹們喝椰汁,舉杯慶祝新一年的到來。
「今年,是咱們第一次離開老家過年,在華市過的第一年,以後文雯和文超也在這裡上學了,我們一家會在這裡過很多個年。這幾年奶奶帶你們很辛苦,每天給你們洗衣服燒飯,要先敬奶奶。」朱春華接著說:「這些年你們媽媽也相當辛苦,工地的活都是力氣活,在店裡也是每天低頭盛菜,長時間抬不了一下頭。」朱春華又提到大女兒:「還要說一下,這一年姐姐是大功臣,姐姐的努力我們一家子生活才有這麼大變化。這一年忙完畢業的事就忙開店的事,一天沒停下來歇過。文雯和文超也辛苦,上學本來就是很費腦筋的事,你們兩個在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的情況下也能保持這麼好的成績,都是好樣的。」
朱春華提杯將話說完,朱莉和弟弟妹妹舉杯齊聲說:「奶奶辛苦了,爸爸媽媽辛苦了。」奇怪,也沒事先排練過。大家互道辛苦,才放下酒杯開始嘗菜。
「家裡沒烤箱,只能做蒜蓉澳龍了,不過應該也不錯。」
「姐姐做什麼都好吃。」
「對,姐姐做什麼都好吃。」文超也補上一句。
按朱莉分割的塊數,每個人兩塊,蒸的時間按澳龍的大小算,所以肉質的熟度剛剛好,一咬緊緻又有回彈。蒜蓉就夾雜在粉絲里,一圈一圈,不清不楚。蒜蓉的味道浸到了蝦肉里,蝦肉的鮮味浸到了粉絲里,互相成就,缺一不可。
澳洲大龍蝦嘗到了,因為貴,記住這味道便不太留戀,蒜蓉粉絲吃不夠啊,「單就這粉絲,我能吃一碗飯。」
但今晚爭寵的實在太多了,與金湯花膠雞的一碗金燦燦的湯不知是誰更勝一籌。
除了南瓜清香的甜外,裡面鮑魚花膠與整隻雞,以及鹿茸菇的鮮味都在這一碗湯里了,一口鮮甜,回味再回味,滋味在嘴裡消散不去。
再來嘗一口只在電視裡聽過的花膠,港劇里經常出現花膠,按文雯的說法,是放大版的魚泡泡味,很有彈性,幾乎是與鮮湯一個味道。
好吧,金湯花膠雞勝利。
雞湯的鮮味是三十六十度無死角的環繞,雞肉鮮嫩,可以一下子吃好幾塊,還有鮑魚沒吃呢。
一個直接吃,鮑魚給這鍋湯貢獻了它特有的鮮味,同時自己也吸收著湯里所有材料的鮮,原來鮑魚是這個味兒,那倒是要嘗嘗另一道鮑汁杏鮑菇是啥味兒了。
朱莉特意將杏鮑菇切成鮑魚大小,同樣改了花刀。瞧這樣子,別說,將鮑魚混在鮑汁杏鮑菇里,還真不能一眼認出來。
嗯!無論是口感和味道上都很接近。鮑魚的口感自然是紮實又更有韌勁,它的鮮也是經得起回味再回味的,杏鮑菇在這方面輸了,但它有獨特的菌菇鮮,而煎過的菌菇又有肉鮮。
總算是各有特色。
「這輩子也算是嘗過鮑魚的味道了,好吃的,不過要我選還是更願意吃鮑汁杏鮑菇,下飯」錢一花從實惠角度考慮,也是真心話。
「奶奶,我和你想的一樣。」文雯深深表示贊同,鮑魚好吃,杏鮑菇更貼合她的口味。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