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改革。
不過驛道由始皇帝建立,只是用來管理各地的信息與物資。
改革驛道不會涉及到多方利益。
張良現在看到秦二的改革就得推演。
他有預感,這些內政最後多多少少都會落在他身上。
三倍於蕭何啊。
至於「將錯就錯」,張良並未在意。
韓信成為帝夫,於國有益。
………
秦人不解扛把子一詞。
但從秦二世三歲開始造反,終成為一代女帝的經歷來看,不難猜出它的含義。
無數反秦「義士」內心悲涼。
關於下任秦帝比造反者更懂造反這件事,以及可以預料的大量提前歸秦的反秦封神榜榜上之人。
還有提前幾十年歸心的黔首。
這反還怎麼造?
………
韓信今年一十有八。
從窮到需要河邊漂洗的大娘接濟口糧的家境不難看出,他沒有婚事,也不在媒官的考慮範疇。
雖說年少慕艾,可真到全天下一起看他的婚姻問題……
那真就是無暇顧及個人情感。
當然,最重要的是經歷之前心緒的起伏,韓信對帝夫身份已無反感。
夫妻之事,怎能為外人道也。
【冒頓與韓信的第一次交手以慘敗告終,果斷放棄剛建立的王庭遁入草原,以等待秦軍耗盡糧草自行退兵。】
第15章
【但冒頓不懂,他這次真正的對手是秦二,一個要在十年內將匈奴徹底納入大秦版圖的帝王。】
【不修皇宮、不造陵墓、不建長城,國庫收入的六成都用來修馳道。】
【這我知道:要想富,先修路!】
【叉下去。】
【這些路就是秦二侵吞匈奴的關鍵,保障了秦軍的糧草供應,也為水源地的爭奪打下基礎。】
【改制後的驛站就沿著這些路拔地而起。】
【驛站不再只郵寄政府公文,老百姓可以通過驛站郵寄私人信件和物品,商人也可以藉此郵寄商品。】
【那個時候敢在匈奴守驛站的秦人也都是猛人,冒頓不是傻子,他看得出驛站是釘在匈奴身上放血的利刃,就經常派人襲擊驛站。】
【守站三年/戰死,直系血親永免徭役,你不懂這條法令在大秦的含金量有多高。】
【我懂!族譜單開!】
【那時候想去匈奴守驛站的人可太多了,很多青壯自帶乾糧都輪不上。】
【一直有種說法說不是秦二免了秦人的徭役,而是秦人的先輩用命換來了後世的永免徭役。】
【那也得秦二才會給這個機會啊。你看往前的那些各國的王,誰會因為百姓戰死就免他後代的徭役?】
這論壇是不是屬鍵政圈的,動不動就歪到秦政上去。
無關風月
嬴雲曼還以為她就要看到和韓信的烏龍始末,結果人家從驛站開始聊起。
怎麼不從盤古開天闢地開始講?
果然,等死的時間最難熬。
然而此刻也就只有她還在意什麼烏龍。
十年滅匈奴!
匈奴之患持續數百年之久,因其逐水草而居的特點,即便中原占據上風也無法深入草原。
就算是十年覆滅六國的始皇帝,也只能修建長城以御匈奴。
秦二卻敢放言十年吞併匈奴!
嬴政按在桌案上的手青筋暴起,此刻他仿佛回到誓滅六國的前夕。
半晌,嬴政收回手,激涌的豪情已然平寂。
他不再年輕,也沒有下一個十年。
深邃的目光凝視在身側依舊平靜的秦二身上,後者與他對視,黑色的眼睛中沒有絲毫懼意。
一如當年十三歲登上王位的他。
「不修皇宮、不造陵墓、不建長城?秦二,你不滿朕之所為?」
有太多要對繼任者說的話,話到嘴邊卻只剩一句責難。
「阿父修建的宮殿足夠臣居住了,自然無需再修,」嬴雲曼跳過陵墓:「既然要滅匈奴,又何須再建長城,不過是後人戲言。」
「修馳道則是阿父教臣的。」
「巧言令色。」
………
秦人最在乎的消息自然就是徭役相關。
直系血親永免徭役!
無數秦人眼中滿是血色的渴望。
按軍功爵制,得達到九級的五大夫才能免除徭役,戰死後傳給兒子也只能傳一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