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國寶排名的時候,他建的宮殿功勞歸秦二。】
【政哥怒掀桌子!】
這不能怪她!
嬴雲曼當然知道為什麼能堆滿這麼多宮殿——全都是竹簡木牘。
不能直接往上摞, 太重了,會壓壞下方的簡牘。
就算謄寫為書後體積大幅度縮小,這些也還是不能扔。
直接原地變國寶, 都可以作為文物驗證華夏歷史。
她甚至必須每年撥款去保存這些簡牘。
若是有錢了, 還得翻修這些宮殿,儘量做到防火避水。
當然,這些執念這個時代的人是不會懂的。
所以面對祖龍的冷眼, 嬴雲曼只能曲線救國:
「兒臣沒錢建新的宮殿, 還好有阿父留給兒臣的宮殿。」
至於功勞歸她——那關她什麼事啊, 又不是她給排的名,歸祖龍她又沒意見。
嬴陽滋咬著牙, 就怕這時候笑出來。
她還是第一次看到阿父這種神情。
這應該也是阿父第一次被人搶去功勞。
………
蕭何知道書籍的重要性。
文以載道, 說得好啊!
一想到咸陽會有一百多座宮殿的書籍, 盡收百家學說且對外開放,他都快坐不住了。
這自然是國家寶藏之首。
不過他理智尚存, 知道始皇帝不太可能現在騰出宮殿用來藏書。
或許《挾書律》都得等秦二繼位才會被廢除。
………
現在的精華糟粕,曾經不一定是,未來也不一定是。
縱使是秦二所厭惡的學說,她也不會像始皇帝一般將其焚毀,而是存入書閣,留給後世評議。
此為適度,無過亦無不及。
叔孫通撫著鬍鬚,不由得感慨:
「這就是中庸啊。」
【這裡還有一個歷史要點:在秦歷9年時,始皇帝批准李斯的上書,燒毀秦史以外史書,理論上來說這將是華夏文明的重大損失。】
【但華夏書閣內的各國史書卻只有極少數缺漏,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舉手!我知道!因為政哥有備份!】
【零分。始皇帝備份的是諸子百家的學說,史書那是真燒。】
【是秦二藏的。她能以古通今就是因為早就在讓星火部搜集各種典籍,《挾書律》出來後她把書全藏起來了。】
【傳出去:秦二帶頭違法犯罪!】
秦曆元年就是大秦一統之時。
黔首們掰著指頭算日子,雖然大多數都算不清。
但秦吏們都算得清,一時間喜訊傳遍各地:
徭役全免就在二十七年之後!三賦將於十年後免除!
伏地拜謝者無數。
………
秦二違背始皇帝的法令,將各國史書留存到後世?
又一波各國遺族動搖。
華夏論說服力太強,沒人反對華夏論本身。
反秦也只能反對秦為正統。
然而秦二藏各國史書於華夏書閣,這分明是承認各國均為正統。
不過是秦一統天下,故而承周者為秦。
「楚史在咸陽啊。」
熊心猶豫片刻後決定前往咸陽。
尊華夏正統者,為華夏兒女。
他亦可入書閣一觀。
能說出「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楚懷王之孫,不會甘心為人放一輩子的羊。
………
「以、古、通、今。」
嬴雲曼暗自感慨沙雕網友的感染力太強。
祖龍都學會陰陽怪氣了。
李斯看到「華夏文明的重大損失」時就想要磕頭認罪,只是陛下看了他一眼,他就明白帝心所在。
——他若真敢請罪,豈不是在說陛下錯了?
對於祖龍的陰陽怪氣,嬴雲曼無法裝死不回答——雖說作為合格的獨苗大概率不會死,但沒必要作:
「兒臣有錯,請阿父寬赦。」
不管《挾書律》有沒有問題,她帶頭違律肯定有問題。
那就麻溜認錯。
反正祖龍也不能砍了她。
「明日起,撥昭陽宮及附近八宮,建華夏書閣,」嬴政語氣平靜得可怕:「秦二,此事由你來辦。」
不是,昭陽宮建書閣,她住哪啊?
嬴雲曼無奈應諾。
嬴政全程沒有側目看秦二。
借勢發揮,讓華夏書閣之功績歸於自己名下……讓秦二負責,算是彌補。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