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天下已無能征之地,被你免除的徭役該由誰來承擔?」
秦二能免秦人徭役,顯然是因為她抓了無數俘虜來承擔這些徭役。
「……臣請秘奏。」
嬴雲曼覺得論壇能把她賣得七七八八,往後拖點時間,或許就不用她浪費時間來解釋了。
【李信不用急著攻城拔寨,只需要找到機會就派人去西南蠻劫掠,劫掠的俘虜能用來修路挖礦開荒種地補貼軍用。】
【而奴籍歸賤極大地降低了西南蠻俘虜的管理難度。】
【還有秦二的大殺器指導員!他們負責教學!】
【學會秦言秦字的俘虜可以選擇流入奴隸市場,為奴十年後被贖為賤籍再轉民籍;也可以參軍賺取軍功直接獲得民籍。】
【於是李信不斷獲得忠誠度高、又極為了解當地的軍卒,擄掠西南蠻變得更加簡單。】
【秦軍學匈奴,西南蠻可沒法學大秦建長城。】
【如此往復循環此消彼長之下,李信比北方的韓信更快攻下地形極為複雜的西南。】
【匈奴有兩個西南蠻那麼大!換李信去北方,他能不能打下匈奴都兩說!】
【不用兩說,北方戰場的烈度就不是南方能比的。】
【別激動,我想表達的是秦二這手師北狄長技以制南蠻非常漂亮,並不是拿李信跟韓信比,誰會想不開在軍功上碰瓷兵仙啊?】
雖然不知道「碰瓷」是什麼意思,但也能猜出個大概。
李信可不敢和韓信比軍功。
征西南蠻的難點就在複雜的地形和極擅山林作戰的夷人。
這和草原上有三十萬餘精銳騎兵的匈奴根本就不在一個難度。
何況最大功績不在他。
「奴籍歸賤」之下,有太多可以取代他攻取西南的將領。
他最大的優勢,恐怕就是這十幾年沉澱下來的穩重。
………
要留出給俘虜學習的時間,「修路挖礦開荒種地」這類苦役就不能安排得太繁重。
對於西南蠻而言,或許當吃飽喝足的俘虜、要比在山上被酋長土司剝削來得更輕鬆也說不定。
以上純屬嬴雲曼的自我安慰。
她清楚自己這麼做的理由不過是沒時間慢慢同化西南,就只能以這種手段對付同胞……的祖宗。
對比征西南與百越的區別,嬴政再度拔高對「華夏論」的評價。
若不是百越已經被打下來了,他完全不介意採用這種方式。
可惜了。
………
韓信在考慮擄掠匈奴的難度。
遺憾地發現對於逐水草而居的匈奴,想要擄掠他們的前提是得先找到人。
有找能跑的匈奴人的功夫,還不如先占據不會跑的水源地。
【在征西南的嘗試成功之後,秦二嘗到了以戰養戰的甜頭。】
第23章
【她命李信在廣西郡組建海軍沿海岸線南下, 繞開群山的阻攔以同樣的方式攻占南神州,再度獲取大量的俘虜。】
【李信也藉此軍功封王。】
【可惜慢韓信太多年,信字被占了。】
【於是以字封王, 是為成王。】
成王!
縱是養氣十年, 在看到這個詞的時候, 李信還是壓不住心潮激涌。
這是封王啊!
隴西侯府聚集的諸將都艷羨至極。
他們都很清楚, 李信作為在秦二幼時「道德綁架」的對象, 再加上天幕確定的戰績,南征主將必然還是他。
………
廣西郡,這名字聽著就親切多了。
嬴雲曼很想按後世的省份重定大秦。
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她難以將現今的返祖名稱與記憶中的地圖重合。
至於南神州……
秦人肯定不接受亞洲這個命名,因為「亞卿」是次於卿, 亞字在此時的意思是次一等。
亞洲更名神州,既好聽又好記。
李信打下的應該是中南半島。
【我覺得他選的這個字不好,我每次看到成王都想在後面添個「敗寇」。】
【李信也不知道秦二會評價陳勝吳廣為成王敗寇啊!】
【這成語不是在第一版《歷史》就有了嗎?】
【說明李信沒看這書。】
【秦二直言《歷史》有她造反的心得, 作為武將肯定得主動避諱, 退休之前不會看的。】
【那秦二也不提醒一句?】
【成王敗寇也不是壞詞啊,就你們這群沙雕網友擱這惡搞。】
成王敗寇。
成事為王,敗事則為寇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