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現在不用懷疑了:

僅憑這一句話,就足以看出秦二是真想教百姓造反推翻昏君。

【造反卷第一章 是詳細描寫陳勝吳廣起義,雖然這次起義以失敗告終,但秦二給出了極高的讚譽。】

【秦歷13年七月,陳勝被徵召戍邊,途中在大澤鄉被大雨阻路,不能如期抵達漁陽。】

【誤期會被按律處死,所以陳勝吳廣鼓動900餘名戍卒殺死押送他們的兩名將尉,這就是華夏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的開端。】

【反正都是死,不如去造反。】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你們這群沒文化的,瞧瞧人家陳勝怎麼說的:「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煽動性差距太大,結論是不如古人。】

【嘖嘖,都不是造反的料啊。】

【雖然我煽動不了別人,但我容易被煽動啊,怎麼就不是造反的料了?】

【……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胡亥竟敢更改《徭律》?」

嬴政對黔首造反深惡痛絕,但失期就要被處死太過嚴苛。

這些戍卒確實可以說是被逼造反。

秦法對失期的處罰很明確:御中發征,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其得(也),及詣;水雨,除興。

失期十日以上,只要最終到達地點,也就處罰一個甲冑的錢。

若是大雨這樣的天氣導致的失期,則可以免於處罰。

胡亥將律法改得如此嚴苛,無怪乎兩年時間就引得舉世反秦。

嬴雲曼穿越過來之後才知道,始皇帝時期的秦法居然會人性化到考慮雨雪天氣。

胡亥可真是蠢出新高度。

不過秦法改成這樣,怎麼會只派遣兩名將尉押解戍卒?

就算胡亥沒腦子,當地官員也沒腦子嗎?

………

陳勝開始覺得不對勁了。

如果他被徵召去漁陽服役,以他的軍功應當可以擔任屯長一職。

路線上也是先到大澤鄉,再去往漁陽。

他不甘心一輩子與人傭耕,也確實不認為王侯將相天生就更為高貴。

他說出過「苟富貴,無相忘」,有一定的學識。

越想越不對勁。

陳勝只能祈求天幕上的陳勝不是自己,又或者他也名列秦二的名單之上。

不然凶多吉少。

【造反隨堂測試現在開始:請問截止到目前的史實,陳勝共使用了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造反小技巧?】

項羽什麼也沒看出來。

作為貴族出身,他甚至反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

他認為陳勝這種需要服秦朝徭役的黔首,就是天生比他更為低賤。

「不過是造反的失敗者,何必去學?」

項梁欲言又止。

算了,只要項羽譏諷的不是秦君或軍中統帥,那隨他去了。

畢竟他也沒看出陳勝的作為有什麼好學的。

………

煽動性?

雖然陳平不打算謀反,但不影響他多加學習。

能被秦二評價為「成王敗寇」,陳勝吳廣的起義即便失敗也必有可取之處。

譬如同樣是煽動,「等死,死國可乎」就比「反正都是死,不如去造反」煽動性更強。

煽動之事,並非只能用於謀反。

【一個簡潔明了且朗朗上口的口號!】

【得一分!】

【造反一定要有口號(也可說是簡單明了的主張)。】

【注意:口號需要因時而異。】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針對的是誤期的吳廣,煽動性拉滿。】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煽動性就沒那麼強了。】

【可這句話被秦二放在《歷史》卷首誒,數百年來鼓舞著無數華夏兒女的抗爭意識。】

【因為口號除了煽動性,還有適用性。】

【前者能有效煽動九百誤期的戍卒,但對其他人毫無作用。】

【後者針對所有百姓,甚至不止當代、還有往後世世代代的百姓。】

【二者此消彼長,具體側重就得看當前局勢更需要哪種。】

【謝謝老師,我懂了!】

造反的知識以奇妙的方式進入腦子,就連文盲都知道了口號的重要性。

簡牘需要刻字才能長久記錄,故而都會儘量尋求簡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