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蓮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我們曾經素不相識,然而因著一朵蓮花,命運與共,風雨同路。

如今竟已有了幾分姐妹的意思。

為著她們三個,蓮花女不能死。

如今是我在風口浪尖上,朝臣們的心思全在我身上,注意不到其餘人。

但如果我死了,戰亂仍然沒有被平息。

這禍水之名遲早還會輪到其他人。

所以,我也不會殺宋宛容。

「我們之間,帳一筆筆算清。」

我說。

「替你入宮,是我自願。生死有命,皆由我自己承擔。

「但是,其餘債,你總要償還。」

桃花樹下,埋著陪了我七年的小狗。

它總是聽到我喊它的名字就跑過來,舔我的手。

我將一把剪刀丟在宋宛容的腳邊。

「我不用你賠我一隻狗。」

黑豆就是黑豆,別的狗再好,也不是它。

「我要你,把你的耳朵賠給我。」

34

那一年,註定是個多事之秋。

皇帝專寵貴妃十年,已經許久不曾納新人入宮。

如今卻讓宋氏女入宮便身居高位,封為宜妃。

傳言宜妃狠辣悍妒。

與她同樣出身於宋府的准豫王妃宋宛容入宮探望她,不知起了什麼爭執,竟被她剪掉了一雙耳朵,出宮後便一病不起。

人人都以為豫王定會為這位未過門的妻子撐腰。

然而豫王卻當即與她取消了婚約,連探望都不曾探望一眼。

一時間,京中流言四起。

有人說,豫王愛慕這位新入宮的宜妃,之所以千里迢迢從封地趕回,不是為了爭儲君之位,而是為了她。

也有人說,自己曾去江陵遊歷,覺得宜妃的眉眼,看上去與當年江陵紅透半邊天的一位戲子十分相似。

當葉子由青轉黃時,皇帝的病癒發嚴重。

他曾有旨,說皇子們在封地,無詔不得返。

但有了豫王做第一個違背的,其餘皇子也早已蠢蠢欲動。

趙王已經率兵來到京城。

慶王、魏王也各自於封地起程,不日便會到達京城。

其中魏王出發最晚,但呼聲最高。

他出身高貴,又素有賢名,朝中半數的武將曾在魏王外祖父李老將軍的手下歷練。

但很快,一個染血的情報被送到京城。

魏王於路上遇見羌戎暗探的刺殺,全軍覆沒。

支持魏王的將軍,也接二連三地出現意外,不是突然暴斃,便是莫名失蹤。

而同時,在劍門關並未傳來失守消息的情況下,羌戎的騎兵,卻出現在了京城前。

當第一門火炮打在京城的城牆上時,所有人都意識到——

京城中,有羌戎的奸細。

35

宮燈都熄滅了。

我坐在院中,看著無盡的夜色。

在這黑暗中,人心惶惶,無數人不曾入眠。

調查羌戎奸細的行動已經進行了三日。

其間,皇上短暫地醒來過,似乎是迴光返照。

醒後的皇帝,第一時間將貴妃叫去寢宮。

所有人都以為,皇帝要見這個自己盛寵多年的女人,告知她自己心目中的儲君人選。

然而,皇帝卻用最後的力氣,拔劍刺向貴妃的胸口:

「賤婦!」

病久的皇帝失了力氣,劍未刺中貴妃便掉落在地。

他人也重新倒在龍床上。

豫王和趙王作為唯二已經抵達京城的皇子,來到父親的榻前。

皇帝已經口不能言,他指著貴妃,反覆而含混道:

「是她……是她……」

人們起初不解其意。

直到豫王蕭祁白驟然驚動。

「父皇是說……奸細是她?」

從未有人懷疑過貴妃。

畢竟貴妃出身世家之首,祖輩與父輩都是抗擊羌戎的名將。

她本人在宮中受寵多年,享盡榮華,怎麼會有與外敵勾結的動機?

人們不相信會是她。

直到有個年紀很大的老臣猶豫地提出:

「會不會是因為……姜皇后?」

人們沉默,隨即震動。

那個女人已經被遺忘了太多年。

她曾與鎮北王有婚約,但在春日宴上被還是太子的皇帝一見鍾情。

太子在太后的殿前跪了一夜,終於如願以償,娶她為妻。

卻不知於鎮北王而言,奪妻之恨的種子已然種下。

後來,皇上登基,江山未穩。

鎮北王趁機謀反。

京城兵力不夠,皇上下令讓藩王們出兵援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