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生產區域造紙坊和印書坊加一起只占了一小半的地方,剩下的全是匠人的生活區域。
當初放家僕入作坊時,宋玉善參與了作坊的改建工作,造紙坊和印書坊參考了前世的流水線的部分操作,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
匠人的生活區她更是花了大氣力,設計成了一個作坊內的封閉式小區,全是青磚大瓦房。
工匠的子女,學習優異的還可獲得作坊的助學補貼,送去學堂讀書。
諸如此類的福利還有許多。
也正是因為有這些獨樹一幟的福利制度,再加上作坊內的工匠大多都是宋家放了籍的家僕,輔以流水線式的生產過程,作坊工匠的忠誠度才這麼高。
這些年不是沒有人覬覦宋家書局和作坊壟斷的紙張書本生意意圖從作坊挖人,但卻從未成功過。
當然也有扶水縣只是個小地方,爭鬥並不多的緣故。
縣裡有能耐的人就那麼多,彼此之間也有來有往,使壞成了倒也罷,若沒成,別家便都會提防他了,可能原本的生意也被擠兌的做不下去了。
宋玉善來此處,便是想看看能不能在作坊這邊挑到合適的人選。
只是送作坊工匠子弟去學堂開蒙讀書的福利才只實行了五年,如今小一輩兒上了學的怕是還沒從學堂畢業呢,不好叫他們去書局做工,耽誤他們的前程。
所以今日來,她也沒有抱多大希望。
看門的馬老伯從門洞裡瞧見了她,馬上著身邊玩扮家酒的小孫女去造紙坊那邊給宋管事報信,自個兒更是麻利的打開了門迎了出去:「小姐!」
馬老伯做了一輩子門房,先是在宋府,後在宋家的作坊,第一感激的是宋老爺,第二感激的便是宋小姐了。
宋玉善與馬老伯寒暄了幾句,便在他恭敬的目光中,往作坊內去了。
在造紙坊的屋舍外便碰上了跟著馬老伯小孫女兒出來的宋慶。
「慶叔!」宋玉善笑著行了晚輩禮。
宋慶側身躲了:「小姐折煞老奴了。」
慶叔原是宋家的管家,父親的左膀右臂,特予了隨主家姓宋。
現在他已不是奴籍,還當了作坊的管事,但依舊兢兢業業的為宋家管理著作坊,從未出過出過紕漏,只是有些過分拘禮,依舊當自己是宋家的奴僕。
父親去世後,慶叔曾親去府中弔唁,對她的態度,也從未有過改變。
宋玉善這麼久以來,這麼放心作坊這邊,便是因為有慶叔在。
如果說金叔是宋玉善自己經營出的人脈,慶叔便是父親給她留下的幫手了。
慶叔不願受她的禮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宋玉善依舊對他保持著作為晚輩的尊敬。
慶叔躲不躲開,她都是要行禮的。
「小姐今日來,老奴可有能幫手的地方?」慶叔問她。
都是從小看顧著她長大的老人了,宋玉善也就直說了。
宋慶聽聞她想給書局找個夥計,心中的擔憂總算放下了些。
書局從開門半日到閉門月余的事他早已聽聞了,作坊中人也多有疑慮,畢竟書局的生意關係著作坊的存續,而他們又依賴著作坊而活。
第32章 夥計
宋慶謹記著老爺的交代,若小姐行事有所疏漏,他需在旁多提點一些。
但是他始終認為,小姐聰慧,十歲之齡便能想到如此周到的作坊管理之法。
現在她只不過是一下子發生了太多事,暫時顧不上書局而已。
因此也就沒有著急上門提醒,現在果然不出他所料,小姐忙完花婆婆的後事,便著手處理書局的事了。
只是在作坊中找個適合做夥計的人,宋慶倒是犯了難。
作坊中人員簡單,統共也只有那麼幾乎人家。
這幾年去學堂讀書的小子一隻手都數得清,都還在上蒙學堂呢,家中對他們都期望頗深,怕是不願他們去做夥計的。
小姐要專心修行,書局又確實需要個信得過的夥計。
宋玉善見慶叔皺眉思索了好一會兒,便知道這事兒難辦,正想說這事兒她再想辦法,餘光瞥見躲在迴廊柱子後面偷看她的馬老伯的小孫女,心中一動。
「慶叔,作坊里的男孩兒都送去學堂讀書了,女孩兒呢?可有被家中父親兄長教過,識得幾個字的?」宋玉善問:「或者有家中比較開明,願意家中女兒外出做工的也成,不會識字我可教她。」<="<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