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也好,我們回來也不會驚動百姓……」
「嘭~」斜對門,一個宅子的大門合上了。
隱隱還有匆匆的腳步聲逐漸遠去。
宋玉善用神識一探:「對門的家丁看到我們了。
李府?這是誰家府上?」
以前宋府對門是袁府來著。
不過袁家老早就搬到郡城去了。
「這應該是縣令府邸,縣衙也搬到了這附近來。」金大說。
「哦!那應該沒事兒。」宋玉善說。
能當上縣令的,必定都是去郡城才加過郡試的。
見識過大場面,就算知道她們回來了,也不會聲張。
不會影響她在扶水縣的行動。
果然,都走出這條街了,都沒有人來打擾。
如今扶水縣的百姓,雖然對她的名字耳熟能詳,但是卻沒人見過她。
宋玉善和金大在城中閒逛,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這也叫她們得以親身體驗,重新認識了一下現在的扶水縣。
過去的店鋪,只有宋家書局和福滿齋留到了現在。
不過店內的樣子,也已經和過去截然不同了。
書局非常大,不僅賣紙張書本,還賣筆墨硯台。
甚至還和陰世書局那樣,有專門的閱覽區域。
福滿齋現在仍是扶水縣最大的酒樓,但齋中的廚子,已經是金大不知道多少代的徒弟了。
宋玉善和金大去吃了一頓,還依稀可以找出幾樣當初她和金叔研究出的新鮮菜品,不過吃起來,味道已經完全不同了。
中間大概經過了很多代的改進。
吃起來還算是別有一番風味。
親自在城中走了走後,她們才發現。
雖然扶水縣城比以前大了很多,但實際上,熱鬧的街道店鋪並沒有多出多少。
城中大部分區域,都是住宅,全是書坊為員工修建的。
住宅有小有大。
最小的是小院子,最大的大宅院,還是和過去一樣,按職務和貢獻分配。
最令宋玉善感慨的就是,城中的女戶多了不少!
書坊下工的時候,走出的工人中,都還有不少年輕的女孩。
女子的地位,在書坊、蒙學堂和管事學堂男女工都招,的多年堅持下,有了潛移默化的改變。
先有了走出來的機會,在工作中,賺得了銀兩,擁有了經濟地位,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擁有了話語權。
不再是只能和過去一樣,困守後宅,相夫教子,被禮教所困了。
「金叔,縣城雖然不一樣了,但卻更好了呢!」
宋玉善反而更喜歡現在的縣城。
一直到夜幕降臨,兩人才回府。
剛走到宋府那條街,遠遠的就看到一行人,提著燈籠,等候在府外。
看到他們走過來,一家丁打扮的人走到為首的,一身官袍的中年男子身邊附耳說了幾句。
那官袍男子,上前幾步,沖她們遙遙一拜:
「扶水縣令李遙,見過宋仙師!不知仙師歸鄉,有失遠迎!」
宋玉善擺了擺手:「無須多禮!此番回來,不欲張揚,還請李縣令配合。」
「是!」李縣令又是一拜,然後便很有眼力見兒的帶著手下回府了。
他本也只是來拜個山頭,仙師既然不欲張揚,他就不好打擾仙師清修了。
其實如今城中,知道這個宅子主人家是誰的人,已經不多了。
也就書坊的人和他這個縣令,還略知一二。
這日之後,宋玉善安然度過了大半年時光。
比幼時住的還要清淨舒服。
為了遇到卦中的那個徒弟,她日日都會出府,去城中走走看看。
只是別說合心意的徒弟了,竟然連能修煉月華心法的人,都沒遇到一個。
雖說能修煉相同心法的人,本就很少見,但這只是收徒最基礎的要求而已。
除了能與她修煉相同的心法,心性、品行這些也得過關才行。
可惜這徒弟,一直沒有半點兒音信。
宋玉善每日滿懷希望的出門,看著路邊的小童了,都忍不住要多看兩眼,但每每都是失望。
眨眼間就入了冬,這一年就快要過完了。
宋玉善與金叔在府內亭中圍爐煮茶,看著外面飛揚的雪花,嘆息道:
「我這徒兒,到底何時才會出現呢?」
「秦觀主算的,必然沒錯。馬上就要過年了,應該就快要出現了吧!」金大說。
說話間,忽然感覺護宅陣法被觸動了。
「咦?誰在動陣法?好似是府門那!」
回來大半年了,也就之前李縣令在門口拜訪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