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點頭,表示贊同:「這是歷代先帝福德威靈所至,才使我朝有了太子殿下。」
又說道:「希文兄,可擬好箚子了?」
這話說的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但范仲淹卻是秒懂,撫須頷首道:「已有了七八分了。」
官家早有召他二人還京主持變法之意,也早詢問他們各自的富國強兵變法之策,只是與西夏戰端再起,這才耽擱了時間。
而今西夏雖然傾全國之兵洶洶而來,但兩人戰略眼光都不差,從前線戰報的夏兵面有菜色,缺甲少箭,攻擊意志不堅就能推斷出西夏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
天。
待西夏兵敗之日,就是官家攜勝推行變法之時。
因為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所以他們最初擬定的變法款項就必須或修改或深化。
只不過兩人私交雖好,但在政見上卻有許多出入,所以韓琦也沒問范仲淹具體有什麼變法建議,只是笑道:「不知到時官家會用希文兄之策,還是我之策。」
范仲淹沒說話,只是在心中默默補了一句:也許做這個裁決的並非官家,而是太子。
當然,這個猜想得等打退了夏賊再去驗證。
范仲淹現在只希望李元昊不要做垂死掙扎,耽誤了他回京變法的大事。
人在倒霉的時候,喝涼水都塞牙。與之相反的是人在運氣好的時候,剛想打瞌睡就有人送來了了枕頭。
鄜州,種府。
聽罷自涇州回來的家人訴說狄青是何等風光無限後,種世衡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道:「狄漢臣好強的運道,居然又得了太子殿下青眼!」
坐在一邊聽了全程的種世衡長子種古接話道:「爹爹,不能讓狄漢臣專美於前。」
明明是他家有孩子在太子殿下身邊充做伴讀,論關係要比狄青要親近得多,結果還是落在了狄青後頭。
而且軍中皆知狄青有勇有謀,早就入了官家的眼,要是再讓狄青一直在太子面前大出風頭,那將來的西北說不定就沒有他們種氏的位置了。
種世衡一聽也是這個理,不由撫須深思起來。
少一時,種世衡說道:「我記得咱們昔年埋在野利旺榮兄弟身邊的暗線,現今有一個正好跟著夏太子寧令哥吧。」
第28章
迄今為止,種世衡最為得意的功績是用反間計除掉了野利旺榮兄弟。
野利旺榮與野利遇乞兩兄弟是如今西夏王后野利氏的兄長,太子李寧令哥的親舅舅,長期掌握著西夏最為精銳的左右廂軍,作戰十分兇猛勇敢,號為「野利王」與「天都王」。
種世衡為了剪除這兩個心腹大患,上演了一出離間大戲。
他先派出一個名叫王嵩的和尚給野利旺榮送信,讓其人在過程中故意被野利旺榮的衛兵抓住,被抓捕後聲稱有機密要事要告知野利旺榮,成功讓衛兵將他押送到了野利旺榮的中軍大帳。
於是野利旺榮不得不在眾目睽睽之下打開了王嵩攜帶的蠟丸,裡面有一顆棗子和畫著一隻烏龜的紙條,意為早歸。
而野利旺榮在看過後佯裝鎮定地大笑道:「種使君亦長矣,何為此兒戲耶?」將王嵩扣留連同密函一塊押送至夏州交給李元昊。
李元昊一直對手握重兵,還有外戚身份的野利兄弟不太放心,只是當時宋夏正在交戰,貿然處置前線將領會引發動盪,所以十分大度地擺出了信任野利旺榮的姿態,把送信的王嵩收系監牢。
等到李元昊在定川寨再次取得大勝之後,自認為對國家的掌握到達了新階段,於是再度提審王嵩,王嵩也恰到好處的「泄露」了自己藏在衣服夾層中的另外一份情報,上寫著:「浪埋等已至,朝廷知王有向漢心,命為夏州節度使,俸錢月萬緡,旌節已至。」
浪埋者云云,皆是轉投宋朝,並得到重用的西夏人。
李元昊心中懷疑更深,但為了穩妥起見,還是派出李文貴假裝成野利旺榮的使者,去與種世衡商量投誠的具體事宜。
種世衡識破李文貴的身份,熱情招待了李文貴,並在招待中大罵李元昊殘暴不仁,遲早死無葬身之地,對野利旺榮的歸降表示熱烈歡迎,並許以高官厚祿。
李文貴深信不疑,回返西夏後將一切都告知了李元昊。
李元昊大怒,將野利旺榮收系監牢,殺之。
李元昊在殺了野利旺榮之後還感覺不安心,開始懷疑起了野利旺榮的同胞兄弟野利遇乞。
種世衡於是又生一計,花重金收買了野利遇乞的一個家人,偷出一把李元昊賞給野利遇乞的寶刀。
種世衡拿著這把寶刀,在夜間深入西夏境內,用節度使的規格祭奠野利旺榮、遇乞兩兄弟。<="<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