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父宋仁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涉及兵事,區希范的話就格外多:「本朝用兵,除去依陣圖列兵的呆板大弊,還有無有良馬,追擊不及這個小弊。

「旁的不提,只去歲與夏賊之戰,若狄總管有千餘精騎,說不得連興慶府也可拿下!

「我這好不容易才得老書吏指點,搜羅到了一匹還沒騸過的馬,又是一等一的神駿,可不得養好了下馬駒子,再怎麼也比蜀馬強。」

想了想又忍不住罵道:「軍中過半的弓兵,多是無用的玩意。」

尤其是東京城中的禁軍,說什麼臨敵放三矢就算為國盡忠了,還不如他昔年在家鄉招募的壯勇呢。

殿下說得沒錯,軍中弓兵過多的毛病,也是時候改改了。

楚雲闊此時也挽了袖子,與馬夫配合著鍘起草料來,口中說道:「我知道你是為將來計,用的也是你自己的銀錢。

「可你想過沒有,如今西北邊境陳兵十萬眾,人吃馬嚼,糧用從來就沒足過,都是靠糧商遠途長運,才勉強餵飽肚子。

「按朝廷規制,商人們運糧到延、渭、環、慶州、鎮戎軍五個軍州後,可憑糧兌換交子,再前往蜀地兌付。

蜀中比其他地方更缺銅,多用鐵錢,商人貨殖天下,所以也使鐵錢流

用天下,使民間多藏銅錢。

而自寶元元年起,歷經五年大戰,戰爭方止,期間流出鐵錢不計其數。

「由此使錢愈賤而物愈貴,所以又改鑄當十大錢飲鴆止渴。

「咱們這比延州更遠,就算能組織起足夠的人墾荒,春種秋收也需年余,更甭說現在咱們還組織不起人手。

「我可提醒你,運到咱們這的糧價可是延州兩倍了。」

區希范心有所感,提前截話道:「別拐彎抹角的,有話你就直說。」

「急性子。虧你還是讀過書的人呢。」楚雲闊小小地抱怨一句,然後說道,「那我就直說了吧,縣中百姓對你養的這麼一匹馬的意見很大。

「隨我同來的那幾個舉子已經寫了不下五篇你養馬奢侈,耗費大量運力,侵占城中口糧輸送的文章。

「看在殿下的面上,前幾次我都幫你壓了下去,可現如今邊事吃緊,再壓不住了。你就聽我一句勸,把玄莬放到旁處去養,哪怕是渭州呢。

「我爹也在那給我置了一套宅子。你若有意直接放過去就行。」

區希范很為難,讓一個愛馬之人離開自己的馬,不啻於剖心挖肝。

但他又覺得殿下會同意這個做法。

正糾結時,老屬吏又急著來報信了:「知縣,楚主編,縣廨外來了一個自稱是東宮詹事的人,要求見縣令。」

兩人聽到東宮兩字後瞬間坐不住了,並不託大,急急前往縣廨大門,只是一見其人,就有些失望。

是個皮膚很黑、手上滿是老繭與裂口、瘦到幾乎撐不起衣服的中年人。

尤其是身上有一個濃濃的鹹味,似乎是剛從醬菜缸子裡撈出來。

不過來人倒是並不意外他們的態度,非常淡定地拱手為禮道:「在下東宮詹事薛澤,奉太子殿下令旨來此。」

第65章

「貴縣可知這溫池縣的縣名由來?」

雖然這個自稱是東宮詹事的薛澤相貌打扮與他們的印象相距甚遠,但官憑印信一應俱全,而且都是大開門的真貨。

區希范與楚雲闊也就當真的來招待,將薛澤讓到了主位坐下。

然後薛澤一開口,區希范心中的疑惑就去了七分。

優先辦事,省略客氣寒暄,單刀直入切題,屬於是殿下一手塑造出的東宮風格,與尋常官員迥然不同,極好分辨。

不過區希范還沒摸准薛澤此來的意圖,是殿下派來幫他,還是考較提點他。

而兩者的應對側重點是不同的。

所以他就用了一個中庸的回答:「據唐時縣誌所載,本縣縣名取自縣東的溫泉與鹽池。因兩者皆為本縣特有,故取溫泉之溫字與鹽池之池字,合為本縣縣名。」

薛澤微皺著眉頭咂吧了幾下嘴,努力將嘴中茶水的苦澀味壓下。

心道不愧是有鹽池的地方,水都比旁的地方要難喝。

其實在接到前往韋州的令旨時,薛澤心中不乏怨懟。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他遠赴雷州,拿著太子殿下畫就的曬鹽池草圖與筆記,先是同當地官吏周旋談判,又是與鄉民鬥智鬥勇。

搭上了全部的時間,風裡來雨里去,不斷試驗調整,整個人都快變成鹽幹了,這才成功實現引海水大規模曬鹽。

耗費了那麼多心力,吃了那麼多苦,為的不過是加官進爵。

結果到這酬功的節骨眼上了,殿下又對他說西北需要他,讓他來韋州指點建造內陸的曬鹽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