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有機會了肯定得調出他當年的試卷看看,希望不會牽出一場科舉舞弊案。
所以這沓紙中的內容,大概率和扉頁上寫得一樣,是有關掃盲的具體措施!
趙昕這下可就來勁了,他雖秉持著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想法,向所有報社都下達了探索掃盲方法的命令,可也做好了要等上一年半載的時間才能摸索出行之有效,適宜如今形勢方法的準備。
結果,結果這才三個月啊!
迫不及待拆開,見到的還是如扉頁上一般清秀的字跡,趙昕放下心來,仔細閱讀。
但見開篇寫道:「得殿下之令,不敢稍怠,立時組織讀報,數日後得童子性靈,腦中少雜思,故所學所記都要強於成人之結論。
「社中人手有限,故闊與社中諸君商議,優先教導童子。」
趙昕讚許地點點頭,楚雲闊的做法的確很對,人的青少年時期正是大腦高速發育,而且接觸的事情少,思維還沒有定型,正是學習新事物的好機會。
「初以糖聚,如此十數日,童子達五十七人。然俟分糖畢,童子散者眾,余者不過寥寥數人,無有完課者。」
趙昕看到這不厚道地笑出了聲,孩童都貪玩,全是看在有糖吃的份上才聚集在一處。同以利相聚者,利盡則散一個道
理,糖到手了自然就跑路。
「闊又與諸君商議,定下課畢方發糖之規。然此規一出,童子盡散,余者不過二三,且皆為男童,言為父母強逼。」
趙昕不自覺坐直了,他有感覺,馬上就要觸及到問題核心了。
「闊便與社中諸君分頭而行,或尋孩童父母,或問孩童,緣何有糖不取,有課不上。
「答讀書費錢,憂家貧無以供者占一成,答家中少勞力,需子女援手者占七成。答雖識字,將來不過代寫書信,弗敢夢東華街唱名者占九成。
「至若女童不見,則皆答女子識字無用,翌日盡為他家婦矣。不如幫傭家中,攢些妝奩。」
從寥寥的幾行字中趙昕能看出楚雲闊他們的確是做了很大的努力去調查原因,因為得到的答案真是什麼都有。
有擔心子女上免費課上了癮,而家中貧困,將來萬一收費,沒有辦法供給引來子女哭泣吵鬧的。
還有是家中少勞力,把子女當成半個勞動力使,去上課就是耽誤幹活,影響生計的。
還有對未來十分悲觀,認為讀書的付出與收益不匹配的。進士都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好事落不到自家頭上,現在辛辛苦苦讀書,將來也就混個給人代寫書信。不如不讀,省一筆開銷。
而最後一條原因就更是典中典,女孩都是給別人家養的,讀再多書也沒用。不如現在老老實實給家中幹活,好為自己將來出嫁攢些嫁妝。
這還真是個大麻煩,因為時下讀書真的是一筆很昂貴的支出。就算他能強令似楚雲闊這般的舉人進士免費教學,筆墨紙硯也是少不了的支出。
就算這些能用沙地木筆代替,現在貧家的孩子也是早早當家,六七歲就是半個勞力,還沒有灶高就得生火煮飯,照顧更小的弟弟妹妹。
去讀書,就是少了個勞力。
趙昕感覺自己好像把握到一點脈絡了,於是將這一頁拿開,繼續往下看。
「家中世代貨殖,家父曾告曰,常人不聚,皆因利不聚。故晝夜思之,讀書之事,何處可生利?
「恰城中商賈日多,舊有街市不敷使用,區縣令有意新建街市,某即生計,效仿東京命眾童子集聚城門,見商賈則引至新街,日賺銅錢一二,則父母怨聲頓小,不到旬日,則城中童子盡來學塾矣。」
趙昕看得滿臉喜色,好好好,不愧是做買賣的,腦瓜子就是轉得快,勤工儉學都被你整出來了是吧。
讓童子們照著東京城的樣,帶著商賈們去新街市,然後介紹買賣鋪戶和抽成,真是有辦法啊。
既然讀書不用花錢,還能賺到能換來生活必需品的銅錢,那家長的選擇自然不言而喻。
沒想到驚喜還在後頭。
「有此事為引,社中彭甫建言,不妨學半日書,做半日活。彼縣新立,縱一童子,也得善加利用。
「尤其女童,為商賈引路非長久之計,需得長久有厚利相誘,方能使其父母答允。」
的確如此,如今這世道對女子苛嚴,縱然是引路介紹這等小活,常人也更願意選擇相信男孩子,而且還會有安全問題。<="<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