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休說是攻下,迄今為止都沒人能夠全須全尾的站到城頭。
從這三天的遭遇來看,宋人十分重視本城的得失,半點沒有從前遭遇那些宋軍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懶散。
而且那勞什子的縣令好像還是宋廷小太子的心腹,所以城中的箭矢多到似乎永遠也用不盡,到現在密度都沒有絲毫減弱,令近六成的人半道折戟。
甲
胄也很精良,不是表面光的貨色。他有許多次眼看衛戍軍就要衝上城頭,揮舞著手中長刀驅趕弓弩手,想為後續攻城部隊占領一個立足點。
結果立刻就有三個穿全套甲冑的槍手接替那些雙臂無甲的弓弩手,仗著甲冑精良硬扛下第一波攻擊,然後混若一人的將排**出。
要知道衛戍軍全是從党項本族人中遴選,個個善弓馬,不畏死,是夏軍中僅次於直屬於國主鐵鷂子的精銳部隊。
可在一齊刺出的三桿槍面前,休說他們是遠超其他部隊的的衛戍軍,就是神仙來了也得打跌。
什麼劍聖,單刀破槍傳得有鼻子有眼,神乎其技,結果上了戰場槍一個比一個長。
一寸長一寸強才是樸素真理。
看著又有兩個衛戍軍被守御的宋軍槍手捅下了城牆,往利序的一雙眼睛不由又紅了三分。
要知道衛戍軍發展至今日,已經早就偏離了從党項人中選拔,建立一支忠誠可靠親衛部隊的初衷。
如今的衛戍軍卒家世最差的也得是個小部落頭人的兒子,培養完全是照著中高層軍官去的。
往利序也曾是其中一員,所以深知這些人對家族的發展有多麼重要。
這些人不僅是勇猛的戰士,更是他們家族的未來與希望。
人不是地里的麥子,一年就能割一茬。想要從零開始教導出一個合格的中低層軍官,至少要用七年時間。
當然,高烈度的戰爭可以使所耗費的時間大大縮短,但前提是要有足夠的戰事,尤其是性命去填。
自家事自家知,就國內這點党項人,目前彈壓其他族的人都有些勉強。要不然國主也不會冒著得罪遼主的風險,三天兩頭打遼國那邊党項族部落的主意。
毫不誇張地說,此戰即便能攻下韋州城,今後二十年他們往利氏在國中的聲量也不復從前,說不得只能維持名頭。
沒辦法,去年損失一批,今年再損失一批,哪怕底子再厚,也禁不住這麼敗啊,更何況他們靜塞軍司在十幾個軍司中只能排中游。
而失去大量優質後備力量,就意味著失去了容錯率。
所以必須得拿下韋州!只要奪回韋州,有了地盤,一切損失都可以靠時間慢慢彌補。
但如果沒了韋州,那就萬事皆休。
該死,宋軍過往建制中可是弓兵最多,基本能占一半以上,有些極端的甚至能占到八成。
為了保證射程與精度,弓兵很少有穿臂甲的,當然宋軍的絕大多數弓弩兵是因為抑武的國策處於完全無甲的狀態,全靠這弓弩,尤其是弩具逞威。
只要是有一膀子力氣的成年男性,訓練上十天半月也能學會如何張弩擊發,命中率還不低,軍演出來絕對漂亮好看。
所以旁的軍事訓練麼……
根本就沒有什麼旁的軍事訓練。
有訓練就會有消耗,越是大量的訓練就越強調後勤物資的充裕。有那個訓練的功夫,不如就呆在營帳里躺著,這樣可以幫助上官減少糧食消耗,增加個人財產。
招來一幫窮得只剩一條命的流民,讓他們掌握了基本的弩具射擊技巧已經很對得起官家了。
因此往利序對近身之後宋軍的印象只有一個,魚腩,無比純正的魚腩。他獲取首級軍功的速度,完全取決於他們逃跑的速度。
但今日遇到的宋軍完全不同,居然是槍手居多,還是訓練有素的槍手。
他們甚至都不會去留戀那些就倒在身邊死屍的首級,只會機械但效率極高的出槍收槍,構成一堵堵仿佛不可逾越,不可被摧毀的人肉矮牆。
韋州城內的宋人守軍絕不僅僅只有他們獲取情報中的兩千人!應該是在三千,甚至是更多。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