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父宋仁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箭矢成群、訓練有素、大反常態的槍兵居多,一切的一切都壓得往利序喘不過氣來,令他感覺眼前好似出現了幻覺,仿佛有一張鋪天蓋地的網,正向他罩來。

尤其是,那個東西……

作為最前線的指揮,往利序已經熬了整整三天,巨大的壓力令他頭暈眼花,正要支撐不住栽下馬來之際,忽聽得耳邊有人喚他:「侍禁使,侍禁使……」

往利序知道自己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倒下,因此猛咬了一口舌尖令自己清醒過來,對著傳令兵打扮的小卒說道:「怎麼了?」

傳令兵顯然見到了極為可怖的事物,渾身止不住的抖,語不成句,只得將手抬起,顫巍巍地指向某個方向,示意往利序自己看。

往利序一看,剛剛才強提起來的一口氣好懸沒梗在嗓子眼把他給送走。

「宋人,宋人怎麼還會有猛火油!不是從昨日就沒用了!不是說已經消耗完畢,再沒有了嗎!」往利序的聲音啞得可怕,整個人好似從幽冥之中爬出來的惡鬼,仿佛要生生啖下目之所及處每個人一塊肉來。

傳令兵恨不得將腦袋埋到褲|襠里,死死咬著牙不敢發出半點聲音,生怕自己被暴怒中的往利序當成了出氣筒。

不過往利序怒歸怒,但基本的理智還在,直接抬手一鞭子狠狠抽在了傳令兵的瘦削的背脊上:「還愣在這幹什麼,還不趕快去傳我軍令,讓雲梯、巢車,還有攻城車一併後撤!」

那可都是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才能製成的攻城大件器具,前幾日不慎之下已經被燒了兩個雲梯,一個巢車。

如今本就沒有能夠休養生息的地盤,這些都是消耗人情與麵皮借來的,將來還不上必定會被扒皮嚼骨。

其實不用往利序說,人趨利避害的本能會令他們在第一時間做出有利自己的選擇,在看到那個細長的小竹筒時,正在攻城的士兵就朝著下方推輪的夥伴發出信號預警,示意快快撤離。

他們已經見過被猛火油燒傷的同袍,雖然宋人這個噴射猛火油的新型器具噴出來的量不大,但是准啊。而且燃起來也快,但凡被火星子燎上,整個人就得熟了。

猛火油,其實就是石油。

此物在華夏並算不得稀罕,班固在《漢書地理志》中就提到到「高奴縣有洧水可燃」,不過此時的記載還偏向於記述自然現象,大抵說的是石油外溢漂浮在水面之上,被人發現可以點燃。

而南朝范曄之的《後漢書郡國志》則有了採集和利用石油的記述:「(延壽)縣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

在隨後的生活與實踐中,華夏百姓又發現了石油遇水不息,反而愈熾的特點。

因人類在滅殺同類的這一事上的極高天賦,加之五代這個大亂世推波助瀾,石油很快成為軍中的一大殺器。

無論是趙昕在東京城中的軍器監東遊西盪,還是看著自己另外一個武師傅曾公亮編纂的《武經總要》,其中都有以石油作為主要原料製成器具猛火油櫃的身影。

不過趙昕讓曾公亮仿製了一個小號的猛火油櫃給他玩之後發現,雖然這玩意噴射石油的原理和他前世的火焰噴|射|器很相似,但受限於材料和技術,十分笨重必須放置在城牆上,很容易被敵軍看透不說,射程也短,還容易受風向影響。

簡單來說就是殺傷力很大,但無法準確地去到該去的地方。典型的精度不夠,只能靠傷害範圍來湊。

所以趙昕後來就琢磨著該怎麼改良,然後他就抄了一下前世噴灑農藥噴霧器的構造,畫了圖紙給軍器監的工匠看。

只能說華夏的頂尖工匠從古至今就是個神仙般的存在。

後有能夠手搓坦克的八級工,如今就有靠著俺尋思之力,在缺少橡膠、彈簧等一系列合成材料和工業製成品的情況下,硬生生搞出了這個以竹木為主,簡易彈簧板為輔的低配版汽油噴射器。

主打一個簡單易攜、射程遠、準確度高且耗量少。除了容易壞點,沒什麼大毛病。

趙昕還特地往裡加了點經過蒸餾的高濃度酒精,所以石油在經過加壓變成了更小粒的液體之後,也用不著靠點燃火藥當助燃劑了,隨便丟個火摺子出去就能在空氣中形成爆燃。

所以夏人這幾天著實是吃了這個新式噴射器許多虧。

而且他們原以為自昨日未時之後再沒見到這種新型的猛火櫃,是宋人存儲耗盡,所以今日才大搖大擺地將僅存的雲梯、巢車和攻城錘給推了出來,想著趁病要命。

沒想到宋人居然奸猾至此,故意忍著不用,好誘出來把他們一網打盡。

「退,快退!」雲梯上的士卒飛快掉頭後撤,同時對著下方推輪子的士兵大聲呼喝。

古話說船大難掉頭,似雲梯這種大型攻城器械也是一般,儘管下方得了消息的士卒把吃奶的勁都使出來拼命推動木輪,上方雲梯的與城牆之間的距離還是沒有增加多少。<="<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