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父宋仁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畢竟徽柔是當今官家的第一個子嗣,是太子殿下的同胞姐姐,不單是公主下降的榮耀,更是妥妥的兩代富貴啊!

直到氣急了的趙昕把張及甫的蔭補官職直降了五級,種種聲音才消停下去。

別富貴沒攀上,被太子殿下恨上了。

徽柔吸了吸不知道是被凍的,還是被感動的紅鼻子,同樣從陳懷慶手中接過斗篷,稍顯笨拙地給趙昕繫上。

藉機湊到他耳邊小聲說道:「娘娘說最興來你與武進士比試沒什麼好處,反倒容易招爹爹的忌,你到底是怎麼想的啊!」

第80章

為什麼要進行一場看起來對己身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比試?那當然是為了打破武官的職場天花板啦。

在趙昕的前世,職場天花板指的是在職場中,即便再有能力,在晉升到一定職級後,晉升的可能性也會變得越來越小。導致部分人雖然能清楚看到更高的職位,卻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到達。

而造成這種困境的,多是與個人能力無關的標籤,譬如說女性、膚色、少數族裔、地域等等。

本朝如今的武官就存在著人所共知的職場天花板,一旦沾上武職,仕途一定要比其他人走得更困難一些。

都說專業的人管專業的事,可主掌軍事決策與調動的樞密院充塞著對軍事半點不懂,只熱衷於畫陣圖的文官老爺們。別說是經過戰陣,就是擔任武職的人都屬於鳳毛麟角的存在。

導致這次對西北作戰的調度進行得異常困難,因為光是釐清職責,黜落昏庸,重整體系就花去了趙昕大半的時間精力。

這也是他對趙禎滅夏期盼毫不猶豫做出拒絕的主要原因。作為大腦的指揮系統亂成這個樣子,而今新建立的體系頂多能夠支撐小型戰役,頂天了大型防禦戰,滅國之戰妥妥地會把自己搭進去。

當然,武官們最為顯著的職場天花板是樞密使一職。除了立國之初的曹彬,後來也只有狄青靠著大量的軍功和無良爹的賞識,硬生生衝破了這塊聯手打造的職場天花板,擔任了樞密使一職位列中樞。

但本應代表著武官利益,為眾多武官發聲的狄青,剛上任就受到了文官集團的聯手絞殺。

老上司韓琦說「東華街唱名的才是好男兒」,文彥博就更加離譜,狀告狄青家中的狗額頭隆起,似乎是要長龍角,狄青一定是心中有反意!

一個人這麼說,趙禎一笑置之。兩個人這麼說,趙禎就笑不出來了。三個人這麼說,寡謀無斷的趙禎心裡就直犯嘀咕。

狄青能夠破例擔任樞密使一職全憑趙禎的力撐,而在失去趙禎這頂保護傘之後,勇猛無雙,被西夏人呼為天使的狄青在短短几年內就鬱鬱而終。

趙昕特地主持本次武舉,並順勢請趙禎擔任講武校校長的用意就在於先打破武人在出身上的天花板。

你們文進士說自己東華街唱名,天子親考,是天子門生了不起。那咱們還是太子親自簡拔,天子當校長呢,看不起誰呢。

之後種種,全是順勢而為。

因為如果按照過去武舉的舊例,武舉沒有三鼎甲,一二三甲的區別,中舉之後直接授官。

所授予的官職僅僅是無法接觸到核心,也得和其他人一樣熬資歷,拼後台的微末小官,那根本無法將武舉的地位拔高,吸引有志之士投筆從戎。

只要趙昕不再主持武舉,那麼武舉就會重新淪為文舉的附庸。

而且趙昕主持武舉的目的是想把這些人培養成火種,另有大用的。

三年軍校學習下來,天子門生的招牌在前面頂著,自然也就有了授予核心顯職的資本。

至於特意選取年輕人的用意不單單是對趙禎所說的身體強健,可以勝任高強度的戰爭。還有年輕人思想單純,還沒有被社會大環境浸染太深,敢打敢拼的原因在內。

趙昕把武舉的主考官搶到手上,就是想依靠這些人把觸角延伸到外朝。

把他們改造成自己的模樣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任由這些如同一張白紙,滿腔熱血的年輕人走上老路,三兩下被某些老蛀蟲染得黑透,自己只當個過路財神。

但突破限制,或言之突破皇帝與文官集團聯手為武官打

造的職場天花板毫無疑問會帶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重蹈五代的覆轍怎麼辦?

只能說五代時期的武官實在是太強了,強到後來華夏封建時代的所有的武官都在為他們還債。

一句「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給後來所有的皇帝心中都種下了懷疑猜測、恐懼提防的種子。

哪怕把軍權一拆再拆,對武官防了又防,還是免不了夜深人靜時心中不安。<="<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