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梔無法說出話,點點頭,顧聞山見了才放開她的嘴巴。
大禮堂外台階的空地上還拉著橫幅。
「軍民魚水情」「迎來1977、保持優良作風、優良傳統」等等。
開年先來一批老百姓,過幾天還要來一批「學工、學農、學兵」的學兵青年們。
因為雪災受到救助的老百姓們,在當地鄉鎮政府的組織下,派來代表到部隊進行感謝。另外送上土特產品作為禮物。
這已經成為每年的固定節目。
在禮堂門口最顯眼的位置上,剛剛照完紀念照的劉師長握著年輕男同志的手說:「人已經去請了,如果說得沒錯,那保證是她。」
劉全民的妻子叫做李會蘭,她抱著剛半歲的兒子說起年前的經歷淚如雨下:
「要不是香同志感化了那兩名人販子,我兒子不知道會被賣到哪裡去。因為他丟了,他爺爺一氣之下病倒了。」
劉全民便是年前丟失男嬰的父親,他也說道:「因為擔心父親的病情,我們沒能及時過來感謝香同志,正好政府組織過來,我們就跟著一起過來了,希望把感謝信和錦旗親手送給她。」
他們過來前商量好久。那位女同志看起來是農村出身,但氣質談吐不像普通人,不好給於錢財感謝。
想到她來到部隊,猜測著要不是部隊的家屬,要不就是部隊的職工。
孩子的爺爺是街道離退老幹部,一拍大腿,不讓他們準備其他的東西,就兩樣:一、感謝信,二錦旗!
無論是哪種身份,趁著今天領導們都在,送感謝信和錦旗都是很到位的做法。
讓部隊領導看到錦旗就能想到她,最好再把感謝信貼在宣傳欄里,讓大家都知道她的光榮事跡!
領導們看到了,今天來的群眾也看到了,還能幫著宣傳一波,領導們肯定更高興。
領導們高興了,這對她未來的履歷絕對的錦上添花!
事實上,薑還是老的辣。
開年第一件事就是得到地方群眾的表彰,114部隊開年見喜,哪怕是見多識廣的劉師長,還是喜上眉梢直接讓薅了個小戰士去請香梔來。
部隊宣傳科的記者們,本以為是每年例行報導。
這下來了精神,先圍著一家三口採訪,然後拍了一圈,又給小男孩大特寫,剩下的等著香梔同志過來採訪拍照。到時候發在軍報上,肯定能給114大版面。
周先生站在台階上面,抱著肚子樂呵呵,發自肺腑地驕傲。
看到沒有,這就是他閨女!
77年第一炮,響亮!
他要給老戰友們全部寫信過去,他閨女哪怕沒穿戎裝勝穿戎裝。
「人已經去找了,對了,她不姓香,姓周。」
劉師長跟他們倆口子說完,周先生在不遠處點點頭:「對頭對頭。」
「來了來了,你們看,是她不?」劉師長指著遠處走過來的其中嬌小的身影說。
「是是是。」
「對,就是她!」
劉全民和李會蘭抱著兒子迎了上去,劉全民背上還背著籮筐,剛才都沒放下。
見到香梔來了,先是把家裡演練過的感謝詞說了一遍,又把感謝信和錦旗端重地獻給香梔。
「圍觀的人都往邊上讓讓啊,周同志麻煩你往中間靠一點,對,笑一笑。」
香梔沒照過相,面對鏡頭有些懵懂與好奇,跟著別人的指導擺出動作,小臉笑得很燦爛陽光。
三四個記者捨得膠捲,前後左右的拍。香梔出名的漂亮,拍出來效果指定好。
「周同志,要不是你,我們家破人亡啊。」
李會蘭忍不住哽咽著說:「我就在等車的時候打了個盹兒,他爸去打開水,回頭孩子就不見了。我們找瘋了孩子,都沒想到孩子近在咫尺啊。」
香梔記得他們,身上奶呼呼的味道很好聞,還有柴米油鹽的踏實味道。
她接受他們的贈禮,大大方方地說:「舉手之勞,祝你們兒子以後無災無痛,健健康康長大,不當文盲。」
「誒,謝謝周同志,謝謝您。」
李會蘭到底是女同志看到周同志一身氣派的裝扮,與從前大不一樣,為她高興的同時,也把孩子抱過來給她親了親。
香梔抱著人類崽崽,捏捏小手,捏捏小腳,玩得不亦樂乎。
顧聞山辦事周到體面,晌午已經過去,約著小夫妻倆和劉師長、周先生他們一起去招待所食堂吃個飯,就當給香梔慶功了。
香梔抱著孩子默認了他的安排。
他們站在禮堂外面,免不得被裡面練舞的文工團人員看到。
外面吵吵嚷嚷聚集許多人,她們無心練功就在窗戶邊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