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鹹魚她字字珠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明昭帝淡淡「嗯」了一聲,又問:「今年十七?」

「是,臣再過四個月就滿十七了。」這是這具身體的年紀,她本人實則已經二十有二了。

「如此年少卻已考至貢士,算是出眾。」明昭帝沉聲道:「朕看了你的策論。」

葉簾堂額頭緊貼絨毯,只覺得背後冷汗一層一層出,有些承受不住明昭帝這擠牙膏一般的問話方式。

「筆墨不穩,行文跳脫,稍欠莊重。」

「是,臣才疏學淺,惰於筆墨,污了陛下的眼,實在慚愧。」

明昭帝輕輕磕著茶杯,道:「不過,你才思橫溢,文采卓越,章式不穩卻敏於應對……倒真應了你文中那句『不負韶華行且知』。」

葉簾堂大氣不敢出,只得在心裡默默道:「謝謝名人名言,名人名言救我狗命。」

明昭帝見她模樣恭謹,心下滿意,道:「朕問你,你文章所謂『人人皆可為舜堯』,所謂何?」

葉簾堂定了定神,道:「人皆有良知,聖人之學便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聖人,勉強而至的是賢人,不肯致的為愚人。雖是愚人,只要他肯做,便與聖人無異。此所以為聖愚同備,故皆可為舜堯者。」

明昭帝挑了挑眉,道:「孔孟言,『上智與下愚不移』,上智者就是上智,下愚者就是下愚,你做何解?」

「臣拙見,下愚者不是不可移,而是不肯移,只要他願意,便是聖賢。」

殿內一陣沉默。

葉簾堂說完便想抽自己嘴巴,她這番言論看似有理,但實際上卻是在闡述:既然大家都是聖賢,或是潛在的聖賢,那人人就是平等的。

在封建皇權面前說「人人平等」,是瘋了還是不想活了。

雖說她來到這個朝代已經半年,但思考方式還始終與現代人無異。

葉簾堂冷汗直流,開口道:「孔孟之道立在泰山,臣渺小之身怎能妄圖與山平齊,實在是不自量力。」

「無事。」明昭帝意味不明地笑了笑,「朕倒是覺得很有趣。」

「正謂玉不琢不成器,你天賦異稟,猶需砥礪琢磨,以去浮躁之氣,增沉穩之質。罷了,既然太子欣賞你……貢士葉懸逸,聽旨。」

葉簾堂急忙叩首,完蛋,不會是想流放她吧!

「兗州貢生葉懸逸,才情出眾,言辭鋒銳,宜家恩命,特命爾為太子侍讀,以學為基,以德為本,日就月將,琢磨才德。」

葉簾堂一愣,抬眼便見明昭帝一雙眼溫和地看著她。

咦?沒事嗎……

「還不快接旨?」皇帝身邊的內侍太監提醒道。

葉簾堂這才猛地反應過來,再次叩首道:「臣領旨謝恩。」

「行了,退下罷。」

葉簾堂忙一骨碌爬起來,因跪的久了還差點摔個狗啃泥,再三行禮後退出雪芸殿。

明昭帝見人走了,低笑著抿一口茶,嘆道:「葉宏教出來的好兒子,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內侍太監潘福替皇帝研好磨,回道:「陛下喜歡他?」

「挺聰明的。」明昭帝笑笑,「這下朕遂了太子心愿,過幾日你去替我問問太傅,太子是否有向我應承的那樣,將葉懸逸挑給他做伴讀後便收心好好念書。」

「是。」潘福又替皇帝晾好新茶。

*

葉簾堂揉著膝蓋,搖搖晃晃地在宮道里挪。

忽然,隆生從後面追上來,道:「葉公子,太子殿下召你去明德殿覲見。」

葉簾堂原本放下的心又是一提,這位太子便是自己日後的大老闆了,民間對他的描述也不多,只是說皇帝十分寵愛。

她默默嘆了口氣,向隆生道:「走吧。」

明德殿為太子居所,位於皇城東側,也稱東宮。

葉簾堂一路忐忑地跟隨隆生來到明德殿,還沒進門便聽見裡頭一個少年聲音狂笑不止,「是嗎,他竟嚇得跪在那兒一動也不敢動……出門還差點摔跤?哈哈哈,真沒出息。」

她怔在門口,那人口裡笑話沒出息的,怎麼聽都像是自己,而且這聲音也有些熟悉……

來不及多想,隆生便已高聲稟告,葉簾堂硬著頭皮撩袍走進。

太子所居果真不一般,只見殿內地底皆有白玉鋪成。牆角的紫檀木架上掛著個鳥籠,籠內一隻虎皮大鸚鵡正探頭探腦,與她對視片刻突然道:「哇!笨!」

哈?

室內傳來更大的笑聲,葉簾堂一抬頭,便見一少年身披朱色寬袍,笑得上氣不接下氣,見她望來,還得意地向她抬了抬下巴。

葉簾堂差點驚叫出聲——

這不正是前日在大街上撞倒的小公子?

小公子看著她目瞪口呆地傻樣,擠了擠眼睛道:「怎麼,葉侍讀嚇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