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明昭帝抬眼,「如何登記?」
「將每戶人口與土地盡數登記在冊,不僅要記,還需實地見了,量了,如實記。」葉簾堂道:「如此,民之貧富強弱一目了然,官府據此分檔定賦稅,調徭役,公開而收,百姓便能無怨。」
「這……」
「陛下,此舉可不止減緩虧空這一個好處。」葉簾堂見明昭帝猶疑,趕忙補充道:「二者,若是戶籍嚴明,則奸宄無所遁形,盜賊難以潛伏,官府便能得兒治之,百姓得以安居,社會也因此而寧。」
「這其三,此舉還可促農耕之興。民有定籍,則知其所歸,安心耕作于田疇之間,不致流離失所。如此,五穀自然豐登,國計民生賴以充足。」
說完這些,葉簾堂心中泛酸,苦笑著想:「老百姓其實是天下最能吃苦的人,不求安居樂業,只求有一口飯吃,有一身衣裳穿,便能將日子勤勤懇懇地過下去了。觀歷朝歷代農民起義,哪個不是將人逼得沒有活路?」
一抬眼,明昭帝正意味不明的盯著她看,開口問:「你如何能想到這些?」
如何?當然是二十幾年應試教育的饋贈啦。
葉簾堂腦子裡急忙編者假話,乾笑道:「臣曾偶然瞧見過一本古籍……對,都是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智慧。」
明昭帝笑了笑,眸中閃過讚許,「想你十七歲便可考進會試,實在是不可小覷,做太子侍讀是否委屈了你?」
「不委屈不委屈!」葉簾堂急忙擺了擺手,道:「臣這太子侍讀做得挺開心的。」
「是嗎?」明昭帝似笑非笑道:「若朕執意讓你到御前來……」
葉簾堂腦中猛地閃過前些日子太子對她說「我只你一個朋友」這話,為難道:「陛,陛下,臣……」
明昭帝觀察著葉簾堂一會兒白一會兒青的臉色,撫掌大笑道:「好了,朕在同你玩笑,莫怕。」
葉簾堂:「……」
「有你在太子身邊,朕也放心。」明昭帝笑著垂下眼帘,輕聲道:「從前朕只當你是個有才情的小孩兒,現下看來,是小瞧你了。」
葉簾堂慌忙道:「臣惶恐。」
「朕會同朝臣們商討你的建議。」明昭帝抬手拍拍她的肩膀,欣慰道:「你這樣輕的年紀便有如此眼光,現下好好磨練,日後定有你的一番天地。」
「臣定當鞠躬盡瘁。」
「好了,想必太子正等著你用午飯?」明昭帝透過花格瞧向窗外,笑道:「朕瞧著隆生在外頭站了許久,定是太子派來催你的,這便退下去用飯罷。」
葉簾堂順著他的目光看向窗外,果真看見隆生立在檐下,正無聊地玩著腰間的穗子。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呼了一口氣,問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
「太子殿下乃是國之根本,陛下不該將其置於溺愛之中,藏於皇城之內,不諳世事。」葉簾堂憋著一口氣,繼續道:「殿下雖日日學習於諸臣之間,卻從未聽過朝堂之政,臣以為,若想太子脫離紙上談兵,能夠獨當一面,便該讓他知曉民間疾苦,國事艱難。」
她揖著禮,面朝地面,看不見明昭帝的表情。
靜默良久後,忽聽上首長嘆一聲,道:「朕又何嘗不知,可是……」
「太子殿下非但承天之序,亦當肩國之重,不可使之徒知詩書禮樂,而不知世事之艱難,政務之繁劇。」葉簾堂垂首道:「還請陛下許太子訪於群臣,以求至當。如此則太子之智識日增,才幹日長,將來繼承大統,必能安邦定國,垂拱而治。」
「罷了。」明昭帝緩緩道:「你且先退下。」
「是。」葉簾堂弓著身子,沒敢抬頭看明昭帝的表情,緩步後退至門邊,飛也似的逃了出去。
潘福在葉簾堂退出去後進來伺候茶水,見明昭帝眉眼生動,自己搶過了潘福手中的茶壺添好了茶,不自覺也樂著問:「陛下心情很好。」
明昭帝洋洋得意地笑道:「朕為卿兒尋了個好伴讀。」
潘福搖了搖頭,糾正道:「哪裡是您尋的,分明是太子殿下自個兒跑來找您求來的。」
「怎能如此說,若是朕不點頭,那小孩能成太子侍讀?」明昭帝不滿道。
「哎呦,您這怎麼還耍起小孩脾氣來了?」潘福自幼便跟在明昭帝身邊,也不怕說錯話,笑著接話道:「是,是。還是陛下您判斷的英明。」<="<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