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前面的話題里挑一個,聊下去,再不經意地去扒拉一下張年年的族譜什麼的。
於是,問了,「你自己怎麼選呢,留在大陸,去香港?還是別的什麼地方?你的父母、老公和子女,他們怎麼想呢?」
「你想的可真多,我家人都不在這裡。」
張年年像被逗樂了一樣,從包包里取出那一份新到的電報,說著,「我在這裡也沒有愛人,只有朋友。有兩個香港的朋友,盼著我去那邊發展,這麼多年了,每年來一封電報,我卻總遇上其他的事耽擱,答應了又去不成。」
蘇椰看到了寄件人:唐家明?
怎麼又這麼巧!
不久前,有個叫唐家明的知名導演病逝,享年127歲。
當天,各路演藝圈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紛紛發文悼念,占滿了熱搜榜。
她的前桌葉卉慧也為此嚎啕大哭。
她問的小心翼翼,「你朋友,是做什麼工作的?」
第34章
沒有家長的家長會……
「他是個很有才華的導演。」
張年年一邊看著電報,一邊說,「只不過,在上海嶄露了頭角以後,就去香港發展了。在上海的知名度,就大大降低了。特殊年代,沒辦法。你說,他將來有機會成為名導麼?」
「會的,一定會的!」
這一點,蘇椰很肯定。
蘇椰自己沒有看過這位唐導拍的電影,不太了解他的風格。畢竟,2023年去世的時候,他已經127歲了。
這位唐導,離她太遙遠了!
她又不是葉卉慧,從上初中,就規劃好了藝考路線,報各種培訓班,熟讀中外電影發展史,越是活著的上古大神,越崇拜。
她看過的最老的電影,除了《羅馬假日》《亂世佳人》等幾部好萊塢經典,也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了。
八九十年代,這位唐導不在香港,在台灣。
她出生的時候,這位唐導已經金盆洗手很久了。
今年復出拍片,到大陸取景,想必是有什麼情結吧!
可惜誒……
他的葬禮,規格盛大,兩岸三地的導協都派了代表參加,各大城市的紀念影展,先後開啟,可見業內地位。
「我聽女傭說,你是來給常老先生送美食的?」
張年年的嘴角,再次浮起了一抹狡黠的笑。
不仔細看,看不出來。
何況,蘇椰正在想著已故唐導,根本沒看她,就隨口「嗯」了一聲。
「我聽女傭說,你那個食盒很特別,不僅樣式她沒見過,就連……」
張年年沉吟了一下,又繼續,「保溫、保鮮工藝技術都太好了,好到不像這個時代的產物,國內沒有這種技術,就連最先進的歐美、蘇/聯,也做不到。你家阿爸,是怎麼做到的?」
蘇椰愣住了。
她傻愣愣地抬起頭來,正對上張年年考究她的眼神。
突然反應過來,她到孔宅見夷陵老叟,經過客廳,就上了二樓,停留了最多半分鐘,跟兩個女傭都沒有說上一句話。
女傭怎麼會知道這麼多?
顯然,是張年年的託詞。
那麼,張年年又怎麼會知道這麼多呢?
一瞬間,前兩次來民國送外賣的片段,閃現在了腦海里——
第一次,在大光明影戲院的觀眾席上醒來,張年年是她的鄰座,門口分別,留了聯繫方式,她在月光石巷108號,等到了刀戈,臨走前,還去了一趟電話局,把刀戈的住址交待了。
在那以後,張年年找到了刀戈。
那麼,極有可能,在刀戈的家裡,見到她留下的「走馬燈」。
進而發現食盒的不一般……
第二次,在滬中電報局外,隔街的老樹旁,張年年想簽她當打女,以彌補當下武俠片市場的缺口,可是急著去找引劍堂主簽補充協議,就叫她等一等她,她進了電報局,她轉頭走了。
電報局的辦公桌上,放著她帶過去的「燈籠」。<="<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