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奉御女官[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失寵的妃嬪不只是無寵那麼簡單,往常爭寵時做過的事兒,都會變成冷箭毫不留情往翊坤宮扎。

往後五阿哥、九阿哥和四公主都得受牽連,底下宮人最是會看碟子下菜。

宜妃的貼身宮女櫻桃推開窗戶聽了會兒,歡喜湊過來哄主子高興。

「奴婢瞧著,萬歲爺還是將主子放在心上,這才叫常在伺候,尋常人家兩口子還有吵架的時候呢。」

「主子您可不能灰心,收拾好了請主子爺回來要緊,萬歲爺不會真生您氣的,今兒個可是您的壽辰,小廚房還準備著長壽麵呢。」

宜妃坐起身,沉默著揮揮手,不叫櫻桃繼續說。

她和萬歲爺算什麼兩口子,她只是個妾罷了。

在昭仁殿和剛才兩次碰釘子,叫宜妃再明白不過,萬歲爺跟以前不一樣了。

他不必再壓著性子和稀泥,以圖個表面安穩,安前朝的心。

今兒個三個嬪因母家功勞受賞,代表前朝留下的最後一處隱患也被消除,前朝的大臣再不能牽著萬歲爺的鼻子走。

而後宮的妃嬪再想如以前那般,仗著家世和子嗣耀武揚威也只能是痴人說夢了。

她以為今兒個自己生辰,無論如何皇上都會多給她幾分體面,又因為交好的鈕祜祿貴妃下了大本錢請她說情,她才大著膽子試探一番。

沒想到萬歲爺如此堅決,宜妃能受寵這麼多年,還保下兩個阿哥,從不是蠢人。

她很清楚,這紫禁城裡馬上要起大風了。

這時候什麼寵愛,什麼體面都是虛話,她最該做的是低調懂事,閉門反省,躲開這股子邪風。

*

果不其然,沒等後宮將翊坤宮裡的事兒拿出來,扔到宜妃臉上笑話,乾清宮就接連飛出了幾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進了儲秀宮,冊封庶妃赫舍里氏為平嬪,享妃位待遇。

第二道旨意是下令舒穆祿飛揚武為內務府副總管,接手內務府副總管鈕祜祿圖巴的差事。

飛揚武家是赫舍里皇后的外家,天然的太子一脈。

第三道旨意則是給乾清宮圍房裡的小答應,共計九人,三人晉位常在,三人得了封號,九個人齊齊遷入後宮。

其中佟皇貴妃所在的承乾宮兩人,惠妃宮裡兩人,鈕祜祿貴妃和榮妃宮中各一人,剩下三個分到德妃所在的永和宮。

後宮妃嬪噤若寒蟬,沒人敢頂風兒多嘴多舌。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萬歲爺這是要抬舉太子,打壓高位妃嬪,整頓後宮滿族大姓兒出身的那股子不良風氣。

熱鬧一出接一出,遷宮也狼煙動地的。

佟皇貴妃剛失了女兒還不足一年,本來就病歪歪的,這下子又躺下了。

慈寧宮裡也不安生,鈕祜祿貴妃還有四妃都跑到太皇太后面前或哭訴或表忠心,唯獨乾清宮裡安靜如雞。

後宮都能明白的事兒,朝中大臣自然更清楚。

不管是上朝還是下了朝後去衙門裡,這陣子都是夾著尾巴做人,生怕掃著颱風尾。

在乾清宮裡伺候的宮人就更老實了,包括御茶房這邊。

原本有兩個長得出色的,都打量著方荷性子好暗戳戳準備搞事,幾道聖旨一出,全縮回去乖得貓兒也似的。

方荷一直安穩低調,每天除了站樁,其他時候都在茶櫃跟前不挪窩,透過門帘子,里里外外瞧了不少人生百態,頗有些好笑。

大家都怕,方荷反倒不怕了。

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腦袋全別褲腰上,四捨五入好像沒那麼危險了哩。

她以為大家都有種無言的默契。

康師傅發飆,哪怕是裝,也起碼都得老實個十天半個月的,再往外探腳腳不是?

可她萬萬沒想到,真就有那頭鐵的,十天半個月都等不了,聖旨頒布後的第二日,就在乾清宮打起來了。

地點離御茶房也不遠,就在乾清門邊上的上書房裡。

鬥毆選手以十三歲的大阿哥和十一歲的太子為首,參與選手包括八歲的三阿哥、七歲的四阿哥和六歲的五阿哥。

方荷帶著新來的白敏去內務府取茶回來,走日精門,跨過門檻兒就瞧見了鬥毆現場。

都從上書房打到外頭來了。

哦,旁邊還有五歲的六阿哥、七阿哥和四歲的八阿哥,弱弱地助威……啊不是,是口頭阻攔。<="<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