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焚書,衙役圍門,她偷偷把手抄本塞進我懷裡,嫣然一笑。
「此書,但存一冊在世,總有重見天日之時,如此,便不枉小女子來一遭。」
我曾見……
我曾見!
——這煌煌天恩,托舉世間男子青雲之志,卻始終腳踩女子的脊樑!
第10章
我緩緩挺直脊背,抬眼上望。
「既如此,公主……為何發問?」
平陽公主臉色白了瞬間,一甩袖,又是一副刁蠻天真。
「父皇~謝大人好咄咄逼人,反倒問起我來了!」
皇帝假作嚴肅,說了她兩句胡鬧,卻當真考量起了她的願求。
「謝卿確實頗對平陽胃口,不若……」
「報——滑州八百里急奏!黃河決堤,三十七縣受災!」
皇帝面色急轉,我驚站而起。
宮中急召朝議,平陽公主與皇帝耳語了兩句,走時與我擦身。
眸光掠過,她憂色落入我眼底。
「願謝大人此去,一帆風順。」
黃河連日大雨,滑州段大堤潰決,近十萬百姓流離失所。
朝中吵作一團。
「當開常平倉!」
「常平倉存糧不過杯水車薪,運糧方為重中之重!」
「國庫漕船今春修繕渭橋徵調半數,餘下不足百艘,遠不足解十萬災民之急!」
「臣有一策!」我跨步出列,「商賈之船可抵三千漕運!
「臣請開兩淮鹽引,凡運糧百石至災區者,賜鹽券一引!」
殿中譁然,戶部侍郎急道:「鹽鐵乃國之命脈,豈能......」
「國之命脈乃是百姓!」
我攥緊笏板:「永徽六年冀州水患,正是太原王氏以商船運糧三十萬石。
「救民於水火之道,焉談墨守成規!」
話落,殿中寂然無聲。
「轟隆」雷鳴聲厚重,殿外頃刻間下起了雨,琉璃瓦上,儘是玉珠擊盤的鼓聲。
皇帝扯斷了串珠,白玉自階前滾落,脆響混在雨聲里,滴溜轉到了我腳邊。
「謝旻聽旨!」
我恭敬上前,皇帝猛地抽出內侍奉上的長劍,扔到我腳邊。
長劍嗡鳴,劍身「如朕親臨」的銘文篆字泛銀光,皇帝沉聲:「賜爾尚方寶劍,行先斬後奏之權!
「領精兵五千,點六部官員作輔,即日趕赴滑州賑災!」
第11章
著戶部緊急籌集了一批糧草,由兵馬押解同行。
再點了工部河渠使並精通水性的匠人數十位、太醫院數十位醫官,一路風雨兼程。
到滑州時,卻碰上了意料之外的一個人。
曹行知。
據說他此次領巡查之職,回京復命,途經滑州。
是他首個發覺堤壩缺口,緊急疏散周遭民眾,又疾速上報京城,這才將傷亡降至最低。
我到時,他正灰頭土臉,混在河工里搬沙袋。
他身邊跟著一位叫芸娘的女子,見朝廷增援,大喜。
芸娘從懷裡掏出輿圖示意我,手指桃花峽:「大人,此處河道寬淺,泥沙沉積致河床抬高。
「當築縷堤束水,以水攻沙,效法潘季馴治河古法。」
一旁曹行知擰著眉搖搖頭:「潘公之法需征民夫萬眾,如今流民四散,實難施行。」
我看了眼圖紙上的村落分布,沉吟片刻。
「目前賑災銀糧頗為不足,如此,一概不放銀,老弱幼童可接濟粥食,余者以工代賑。
「災民中必有熟知水性的艄公、善編柳筐的篾匠,女子亦可編織攔沙網。
「每日發放工錢糧米,既能安民,又能治河。」
芸娘眼神一亮:「好主意!那這法子可行!」
她又掏出一張黃紙交給我:「我幼時隨父親學過,束水沖沙法需配合月相,這是我測算的疏浚日程。」
曹行知仍舊面有憂色:「辦法倒是好辦法,只怕民心渙散。
「朝廷兵馬已至卻要令其服勞役,若有居心叵測者鬧事……」
仿佛印證他的話,後方兵馬起了一陣騷動。
「有流民在哄搶糧草!」
我們急急圍過去。
官兵肉身已難相抗,手搭在刀柄上,正要有所動作,曹行知卻臉色一白。
「不可傷人!」
他拉住我的袖口,撕心裂肺地咳了幾聲,眼眸剎那通紅:「謝大人,百姓何辜!」
我對上他的視線,瞬間明白。
當年夷州斷決如流的曹行知已然不見。
如今的他,過分懼怕行差踏錯,反倒成了優柔寡斷。<="<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