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清瞧瞧,不以為意,說道:「不妨事,我每次拿了桃子便會如此,又癢又紅。」
杜時笙撅嘴道:「那你還去摘桃子,逞什麼能!」
和清抓抓手上紅腫之處,笑道:「阿蓉想吃,和清哥哥便給你摘了來。上次給你額頭摔壞,阿娘狠狠打了我手板,這次就當給你賠罪,好不好?」
杜時笙想了想,倒也公平,點頭道:「好吧。」
和清伸手摸摸她的額頭,心疼道:「阿蓉還疼嗎?」
杜時笙搖頭道:「不疼了。」
說罷,她出小胖手,也要摸摸自己的額頭,卻只覺觸手冰涼,周遭景象如潮水般退去,眼前漸漸清明。
原是一場夢。
天剛微明,杜時笙扶著床架坐起,想起方才夢中之事,這個和清哥哥,幾番出現在夢中,定是原主十分相熟的人物,只是現下不知到底在何處。
想到這,她忙拿出新買的銅鏡,撩起劉海,仔細檢查。果真,先時阿婆家舊的銅鏡看不出來,杜時笙左側額角有一個淺淡的疤痕,不仔細瞧是瞧不出的,也不知道原主是不是因此留了這個鍋蓋劉海。
難怪書肆的「何青」名字如此熟悉,竟與夢中的小男孩一個名字。自己穿越之前便夢見他,昨日又夢到他,也不知他到底與原主是何關係,而遲雲書肆的何青,到底是巧合還是故人?
正紛亂間,杜時笙聽見孫阿婆和小五兒起床了,便暫且放下,與他們一同收拾出門。
清明節這一日,街上人潮湧動,摩肩接踵,十分熱鬧。各衙門小吏和寺院道觀都會抬著神像去厲壇祭拜。而遊人則會從各自家中出門,一路參與到遊行人群中去,遊行的隊伍會從四面八方匯至厲壇,再由厲壇一路去往山塘看會。
杜時笙三人各提了一食盒的清明糰子,一邊叫賣,一邊湊著熱鬧。遊行隊伍
中,皆是祈福或還願之人,身著各色服飾,扮作各樣身份,皆為在神明面前獲得赦免,以求平安。
杜時笙還未十分叫賣,便被一群孩子圍住,家中長輩拗不過孩子撒嬌,又是這樣一個日子,怕孩子哭鬧惹怒神明,便一一掏錢買了。拿了糰子的孩子一邊吃一邊叫嚷好吃,在熱鬧的人群中一傳十,十傳百,還未到厲壇,杜時笙的糰子便要賣光了。
她看了看食盒,只剩下最底層的糰子,這是她單獨為胡年,唐掌柜和陳記米糧鋪子等一干經常合作的掌柜準備的。她便不再叫賣,安心隨著人流一起向厲壇行去。
忽的人群中一陣騷動,杜時笙未及回頭,便被人流推搡至一邊,一時沒站穩,差點摔倒。
卻剛好被人一把扶住,杜時笙抬頭一看,竟是相識之人,她面上難掩驚喜之色。
第20章
杜時笙在清明集會上差點摔倒,卻被一熟人扶住,她定睛一看,竟是唐家鋪子的唐娘子。
「杜娘子小心。」唐娘子關切道。
杜時笙謝過唐娘子,轉頭看去,只見八個身著黑袍,頭戴羅剎面具之人,抬著一副黑色轎椅,椅上一紅色喜服女子,以黑紗遮面,僅露出一雙眼睛。那女子目光掃過杜時笙,似是滿眼哀傷,直看得杜時笙微微心頭一顫。
轎椅後跟著一眾僕婢,皆身著紅衣,撒著紙錢,口中念道:「神明在天,李氏罪女,以身贖罪,以為神赦。」
這一行人面無表情,每經一戶人家,皆點燃香燭迎接,雖是身著華服,黑紅相稱,竟有一種說不出的詭異森然,惹得周圍遊行百姓側目而視。
「唐娘子,你可知這是作何?」杜時笙小聲問道。
唐娘子湊至杜時笙耳邊,說道:「據說這是凌王府為華嵐郡主祈福的隊伍。」
「那椅子上做的可是華嵐郡主?」杜時笙好奇道,她穿越至今,還未見過高門貴女,也不知這郡主為何如此傷感。
唐娘子輕聲笑道:「華嵐郡主如何能親自去厲壇,只不過是個替身罷了。郡主那樣的金枝玉葉,怎可能去受這份苦。」
杜時笙又仔細瞧瞧那轎椅上的女子,果真見她身體微微顫抖,眼中含淚,手上腳上還似有枷鎖纏住,在喜服下隱隱若現。也不知此刻她心內有多絕望,杜時笙心聲憐憫,問道:「唐娘子,她這是要去厲壇做什麼?」
唐娘子輕輕嘆口氣道:「去厲壇贖罪祈福,多半是鎖在那石柱之上,生生餓上幾日,什麼時候神跡出現,什麼時候才能回去罷。」
杜時笙聽了,吸一口涼氣道:「何為神跡?」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