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娘子搖搖頭道:「或是天降甘露,或是霞光萬丈,說到底,都是凌王府說了算罷。」
杜時笙聽罷,一股怒火衝上心頭,斥道:「這凌王府還有沒有王法了!自己女兒生病,讓別家女兒挨餓受苦替著贖罪,自家女兒金貴,那別家女兒便可隨意糟蹋嗎!」
唐娘子也是做了阿娘的人,聽她這麼說,思及自己孩兒,將心比心,眼眶微紅道:「誰說不是呢!何止是今日,聽說昨日就已鎖在那壇上一日了。不吃不喝,如何受得住!可又有何法子,身為奴婢,身契在凌王府把著不說,單說這凌王府,權勢滔天,聖眷正濃,誰又敢得罪得起。」
「便是皇親國戚又怎樣,難不成還能不講倫理綱常,國法國規不成?」杜時笙仍不服氣。
唐娘子忙伸手捂住杜時笙的嘴,小聲道:「杜娘子休再說此話!那凌王不僅是皇親國戚,據說當年那事,凌王也是大大的功臣一個。既有恩於天子,難免跋扈了一些。」
杜時笙聽的糊塗,蹙眉問道:「那事是何事?」
唐娘子自知失言,只搖頭不說。
杜時笙知她不願再講,也不再為難她,看著凌王府的祈福隊伍走上厲壇,重重「哼」了一聲,一雙秀目狠狠剜了他們一眼。
「宣郎,別將六郎放下來,人多擁擠,當心他摔了!」唐娘子忙著與杜時笙說話,沒注意唐掌柜將唐六郎從懷中放下,任他在人群中奔跑玩耍。唐娘子一瞧見,急忙跑過去阻止。
杜時笙見唐娘子一家背影,羨慕非常,忽想到為他一家準備的清明糰子忘記送出,忙追了上去。匆忙間,杜時笙只想著唐六郎見到糰子定然十分開心,一個不留意,踩到一人,也來不及細看那人,忙道歉道:「兒不留神,請郎君莫怪。」
說完,便穿過人群去尋唐娘子一家。
那人彈了彈鞋上的塵土,看著她背影,嘴角輕輕勾起。丰神俊朗,氣宇軒昂的外表引來不少女郎的目光,那人視若無睹,一邊隨著人流往前遊行,一邊目光銳利地打量周遭。
那人正是魏修晏。
因著稷國歷史上清明集會曾有判賊起事的事件,歷來清明遊行,各衙門府司皆心知肚明,從嚴巡視。因此,身為大理寺正,魏修晏帶領大理寺一眾官吏,親去遊行巡視,以保治安。
凌王府的祈福隊伍引起一陣騷動,導致人群推搡衝撞,他便上前查看。正巧見到杜時笙險些被撞倒,正想穿過人群扶她一把,不想,她已被被唐娘子扶住。聽見她高聲罵凌王府罔顧人倫綱常,不禁微微一笑,這京城之中,怕是只有她在這大庭廣眾說這話了。這小娘子,倒是有趣。
遊行的人群中,長相漂亮的男童女童站在大人肩上和馬背之上,是為巡風會。巡風小兒女是每次祭祀之時最為引人注目的風景。杜時笙一邊瞧著,一邊與眾人一路隨神至壇。
厲壇簫鼓悠揚,旌旗璀璨,道士們走下台階,迎接神像,以及,凌王府眾人。
那身著喜服的凌王府女郎被抬至祭壇之上,獨自跪在眾神像之前,一眾道士為其做法祈福。只見那女郎筆直地跪在那裡,身體微微顫抖,黑衣鬼面僕從在壇下緊緊盯住她的一舉一動。
那女郎明顯恐懼至極,卻不敢落下一滴眼淚,怕因此而惹怒神明,得罪主家。
見此情景,杜時笙緊抿雙唇,滿臉慍怒,不想再多看一眼,轉身擠岀人群,一路快步去了順德坊。
坊內店鋪今日門庭冷清,許多掌柜將鋪子關了門,去山塘看會。剩下的開著門的鋪子皆是夥計守著鋪面,門可羅雀,夥計們也樂得清閒。
杜時笙經過張記米糧鋪子之時,往鋪中張望,只見阿泰一人在鋪內坐著,拿艾草趕著蒼蠅。
「阿泰,可吃了早飯?」杜時笙走進鋪子問道。
「杜娘子?你怎麼來了?沒去山塘看會嗎?」阿泰驚訝地問道。
「不去看了,神明在心,做那些樣子給誰看的!」
阿泰見杜時笙眸中滿是慍色,話中有話,怯怯問道:「遊行不好玩嗎?聽主家說,有伶人唱歌,樂師舞樂,熱鬧得緊。」
杜時笙看他一臉嚮往神情,不忍再說,從食盒中拿出清明糰子,輕嘆口氣道:「阿泰,兒給你帶了些糰子,你拿去嘗嘗。」
阿泰接過胖乎乎軟糯糯的清明糰子,眼神都亮了,迫不及待塞進嘴裡一個,一邊嚼著,一邊道謝:「謝……」
杜時笙聽他口中塞滿食物,吱唔不清的話語,臉上難得露出一絲笑容,說道:「阿泰,你慢點吃,也沒人和你搶。」<="<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