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七隨口問:「她如今在哪?」
何老太道:「生第八個孩子的時候,大出血沒了。」
元旻訝異道:「生育對女子損耗極大,為何要生這麼多?」
何老頭重重嘆氣:「兒子少了,種莊稼、搶田地、搶水源都沒人,這世道,養大個孩子不容易。想當年老漢也有八九個孩子,最後活到成家的只有兩個。」
元旻有些羞愧:「抱歉。」
何老頭毫不在意笑了:「郎君一看就是讀書人,想來家資頗豐,不曉得咱們莊戶人家的日子也沒啥。」
半晌,何老太又道:「說句話小娘子莫嫌晦氣,小娘子的聲音,跟我那小外孫女可真像。」
阿七想到她大兒媳,不敢問了。
何老太卻繼續抹淚道:「婭婭是老婆子家六姑娘的娃,生下來沒了娘,五六歲的時候朝廷徵兵,將她爹拉走了……」
「婭婭長到十五六歲,水靈得像一枝花,瞧著可惹人疼。那年又鬧兵災,我家婭婭出了趟門就被盯上了,那些人追啊追,婭婭一直求人開門讓她躲一躲,誰敢?」
「後來我家婭婭就被…回來都勸她想開些,啥都比不上活著要緊,還是看不住哇,偷了剪子結果自己……」
「她小時候最怕疼,扎了自己那麼多下,也不知道疼不疼……疼不疼啊……」
阿七眼圈發酸、有些熱,想起自己當日作偽求收容的場景,很想給自己兩巴掌。
正在此時,挨著倒塌房屋的那一側「咔擦」一聲,發出不堪重負的斷裂聲,又塌了一些。
只剩三間好屋子了。
元旻忙回屋取了包袱被褥,搬到隔壁,目光看向對面山林,想著砍哪根樹、再留些錢給老人修繕一番。卻聽老漢道:「郎君不必焦心了,等老兩口入土,這房子塌便塌了,何須費那些銀錢。」
元旻不知如何作答,只得低聲問:「你們過得,一直這樣難麼?」
此言一出,都沉默了。
老漢笑了笑:「聽我太爺爺的太爺爺說,以前那時候沒什麼國王、縣官,只有酋長和王,各種各的地、各養各的娃,也不用納什麼糧、征什麼兵……」
「有那麼高的戎陵,誰都進不來……祖屋就是那時候修的,足足十間呢。」
那時候,說的都是那時候,安樂富足的那時候,史書上記載、榮國尚未取得戎陵山以南的時候。
.
「大約八九十年前,有個國王派了五個比你還高大的後生拜訪我們的王,後來不知怎的把山弄開個口子,榮國的兵就來了,說這是他們的土地,以後要給他們納貢。」
「咱們祖祖輩輩都在這,怎就成了他們的土地?」
——八十九年前,榮襄王派手下五位干將,鑿開戎陵山脈西段,修路鋪橋、架設八百里平虞道,收古虞國平原沃野三百萬頃。
「老頭子今年七十一,家中兄弟六個、姊妹五個。長到十五六歲時,抓壯丁沒了四個。」
——五十八年前,榮莊王徵兵十萬,趁伊河結冰多次侵擾上陽,幾年後被上陽軍、鎮南軍合圍,全軍覆沒。
「長到二十歲,又說要給北方哪個王送女人……我三個妹妹全被拉走了……郎君你是讀書人,且說說,那些王已經有那麼多女人,怎麼還不知足呢?」
——五十四年前,榮莊王戰死,繼任的榮僖王進貢美女三千、錢糧無數向翊威王求和。
「三十七歲那年夏天,羌河漲大水,兩個姐姐全家都沒了。我家四小子眼看柴堆被沖走、非要去搶,柴沒回來、人也沒回來……才那麼大點人,還沒灶台高……」
——三十七年前,羌水大汛,毀屋舍不計數。
「當年的麥子、苞米、稻穀全都沒了。那年冬天我家五小子凍死了,九小子還在娘胎里,營養不夠也掉了,老婆子傷了身子。」
「第二年春荒啊……一家子實在餓的受不了,我家七姑娘和八小子餓死了,送出去給人換著埋了,一家子才活下來。」
「到了秋天又開始徵兵,說是什麼國王打來了,我家二小子和三小子被拉走了。小郎君你說說,那些國王放著太平日子不過,打來打去做啥呢?」
——是年,大飢,人皆易子而食,翊伐其北。
「後來過了十多年好日子,大郎有了老婆孩子,六丫頭也嫁了人。生婭婭那年發了瘟疫,六丫頭怕傳給男人孩子,自個兒去林子裡吊死了,我家三個孫孫也沒挺過來。」
——二十五年前春,大疫。
「又過了五年,征民夫修什麼城牆、又要拉女人去制軍衣,我家大孫女和三孫兒被征走啦。」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