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和瘋批反派HE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元旻點頭:「確實,自從二哥三哥過世,五姓及諸世襲列侯,就對父王頗有怨懟。」

「他們從未覺著這是謀逆,反一致認為父王培養我,這個流著異族血統的王子為繼承人已是不妥,還為他逼反逼死了自己與髮妻的兒子。」

阿七暗嘆,大翊門閥錯綜勾連竟至於此,元旻就算日後繼承大統,在這張密不透風的大網裡推行先父遺志,該是怎樣艱辛,怎樣地心力交瘁?

忍不住看向元旻,卻發現他正注視著自己,眼神複雜而悲傷。

.

鎮南公府已設立七八百年,地處金州,其周圍戎陵群山、鎣山、摩雲群山、夔山、木城山東西近千裡層巒疊嶂,同時遏長流川的最大支流夏河,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最初的設立,是為了平定群山之中剿滅不盡的匪患,防守鎣山以西的古虞國,以及策應伊河以北的上陽郡。

開國之初,崔氏祖上為翊太祖得力幹將,數百年來不冒進、不貪大,兢兢業業苦守深山,後嗣枝繁葉茂、人才輩出,而其他世家逐漸凋落,金州崔氏漸成五姓之首。

當年,昭王以罪妃之子的身份高娶崔採薇,得鎮南公崔長治傾力相助,才得以在朝中嶄露頭角、並獲得奪嫡的資格。因這份從龍之功,終其征和一朝,昭王都對崔氏子弟尤其重用。

數十名府兵抽刀亮劍,齊刷刷對準不待傳喚、徑直往裡走的元旻和阿七,二人始終神色淡然。

府兵一直跟到書房門口,聽裡面傳出中氣十足的「帶進來」,才刀尖歸鞘,放他們進屋後關上門,轉身守在門口。

崔長治年逾六旬、鬚髮花白,卻甚是英武,至今仍精神矍鑠,正坐在書岸前看兵書。二人進去時,他眼皮都沒抬一下,身邊的次子崔玄武、三子崔玄義、五子崔玄仁亦是對來客視若無睹。

元旻躬身長揖:「晚輩元旻,見過鎮南公。」連請了三遍,一屋子人依然紋絲不動。

元旻唇角噙笑,好整以暇地拉過阿七,在旁邊椅子上坐下。

崔玄武一聲斷喝:「誰允你坐下的?」

阿七冷笑:「堂堂大翊四王子,入你臣子內堂,如何坐不得。」

崔玄義嗤笑:「北宛女人生下的喪家之犬,戕害手足的宵小,也敢妄稱王子?」

崔玄仁則對崔長治恭聲道:「父親,王上正在找尋榮國內亂中走失的質子,咱們是送他去靈昌還是昇陽?」

元旻依然微笑看向崔長治,八風不動。

待那三人你一言我一語講完,笑意更深,認真詢問:「靈昌還是昇陽,國公以為哪裡更好些?」

崔長治冷哼一聲,將兵書重重摔到桌上,「見老夫作甚,替你那白眼狼爹請罪麼?」

阿七攥緊了拳頭。

元旻唇邊掛著笑,眼神卻毫無笑意,注視著崔長治,字字擲地有聲:「晚輩來此,請國公支持新政!」

一語出,四座驚,轟然大笑。

崔長治像聽到天大笑話:「我崔氏世代公卿,為何要支持什麼新政,選些寒門微芥上來污了眼?」

「因為大翊不止是元氏的大翊,也不只是五姓之大翊,更是萬民之大翊」,元旻目光霍然冷厲,逼視著崔長治,「而天下,不止一個大翊。」

崔長治的大笑停了一瞬,笑得更大聲:「什麼北宛從奴隸中選拔勇士出將入相,蒙舍以斗蠱斗巫擢選歷代蠱王巫王,不過是蠻夷小民,國無良才出此下策,我大翊人才濟濟…」

「人才濟濟卻不盡出自世家」,元旻張口截斷話頭,「世家綿延數代,族中庸碌紈絝者有多少,如崔氏子弟才學兼優者又有多少?」

崔長治笑聲止住,冷冷道:「少來戴高帽子。」

元旻笑容不減:「況世家聯姻至今,關係錯綜複雜,以聞、裴為例,不事軍政、專營心機、諂媚逢迎、把持朝堂,竟成順昌逆亡之態。」

「強敵環伺,如此朝堂,到底經得起幾次風浪?國公若真認同此狀,四年前何不振臂一呼支持逆王,也送族中子弟進去分一杯羹?」

崔長治傲然道:「我崔氏不屑此等蠅營狗苟,況你說的那些寒門微芥,他們只知聖賢書的條條框框,如何比得上我崔氏千載家學?」

元旻不疾不徐,針鋒相對:「那就先入仕微末小官,再考校功績,逐步擢拔,一群乾乾淨淨從耕讀之家成長起來的文官,司農、司工、司造,哪樣不比那些五穀不分的紈絝強?」<="<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