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瑪蒂爾達女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阿克,或者你們回程的船上。」

「不,在耶路撒冷,在我和薩拉丁締約的那一天。」理查一世道,「為了耶路撒冷,我幾乎傾盡一切,居伊,亨利,漢弗萊,他們竭盡全力為我犧牲,但我辜負了他們,不論是因為約翰還是腓力。我會徹底打敗腓力,我也會再次回到耶路撒冷,但這一切不會再建立在我索取他人犧牲的基礎上。」他喉頭微梗,有一瞬間,曾經那個滿身芒刺的、迷茫又倔強的阿基坦少年再次回到他身上,「我不會像亨利一樣。」

這一次,臉色劇變的變成了埃莉諾,好一會兒,她才喃喃道:「忘記吧,理查,我已經忘記他了。」

「或許記住他也可以提醒我別的,那就是我不需要我的姐妹和妻女為我犧牲,我能夠保護她們。如果我註定只會有瑪蒂爾達一個女兒,我會將我的一切都給她,讓她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承擔起王冠的重量,像外祖父對您。」理查一世站起身,來到埃莉諾面前,「也包括您,親愛的媽媽,您不要成為您曾經最厭惡的人。」,

在土魯斯伯爵雷蒙德六世等待迎娶自己的新娘時,理查一世突然致信雷蒙德六世,稱自己的妹妹「無法生育」,她和威廉二世結婚十餘年都沒有子嗣便是證據,為了盟約,他勸說納瓦拉國王桑喬七世將自己的另一個妹妹,納瓦拉公主布蘭奇嫁給雷蒙德六世,而原本作為瓊嫁妝的凱爾西地區將作為布蘭奇的嫁妝交給土魯斯。

雖然對理查一世為什麼主動告訴他妹妹無法生育的事有些疑慮(某種意義上瓊不育意味著凱爾西地區會在將來重新回歸安茹王室),但雷蒙德六世還是接受了這個安排,甚至因為理查一世的坦誠對他心懷感激,因此愉快地接受了新的婚約,阿基坦、土魯斯和納瓦拉這三方之間從此建立了穩固的聯繫。

而對於北方,理查一世也沒有閒著,他拉攏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盟友,一位是新任佛蘭德斯伯爵兼埃諾伯爵鮑德溫九世,他是腓力二世的第一任妻子埃諾的伊莎貝拉的兄弟,在他的舅舅佛蘭德斯伯爵戰死於十字軍中後,他的母親成為了新任佛蘭德斯伯爵,趁此機會,腓力二世占據了作為他姐姐嫁妝的阿圖瓦地區並拒絕將此交給真正的繼承人路易王太子,甚至試圖進一步染指佛蘭德斯的其他地區,而他也厭倦了家族持續支持腓力二世對理查一世的戰爭,故而當理查一世向他拋去橄欖枝時,他並沒有拒絕。

另一位盟友則是布洛涅伯爵雷諾,他素有驍勇善戰之名,被稱為「一切戰鬥中的旗手,在各方面都堪稱出類拔萃的騎士楷模」,一方面,他對腓力二世咄咄逼人侵吞封臣領地的行為倍感不安,另一方面也更加欣賞理查一世的行事作風。除此之外,腓力二世的其他封臣(如布魯瓦伯爵)也多多少少表達了對理查一世的傾向,他們或被理查一世的金錢攻勢收買,或不喜腓力二世的貪婪作風,或想要在雙方之間待價而沽,總而言之,在停戰期結束後,腓力二世所面臨的形式將空前嚴峻,他只能寄希望於戰場上的勝利能夠震懾這些不安分的手下,但恰恰,在面對理查一世時,勝仗是他最缺乏的,甚至是從來沒有擁有的。

在兩大家族的緊張範圍持續疊加時,南方的西西里,康斯坦絲皇后終於等到了她期待已久的事,教廷施加壓力,令斯波萊托公爵夫人將小腓特烈交還給康斯坦絲皇后,當船隻抵達港口時,康斯坦絲皇后已經等待許久。「恭喜您,皇后陛下。」她所信任的顧問之一,菲奧雷的喬吉姆小心翼翼地將年幼的小皇子抱上岸,「除了上帝,不會有任何事物能讓您和您的兒子分開。」

「從我的丈夫死去的那一刻起,我便不再是德意志的皇后,而是西西里的女王。」康斯坦絲皇后道,她接過她的兒子,他似乎在睡覺,因為動靜,他短暫地睜開了眼睛,那雙眼睛是和康斯坦絲女王相似的淺綠色,「我打算答應教廷的條件,宣布西西里為教廷屬邦,以此換來教皇能夠成為腓特烈的監護人,我未必能活到他長大。」

「只能如此了。」菲奧雷的喬吉姆嘆息道,但他還是提出了一個意見,「他是西西里的國王,或許他不應該有一個德意志名字。」

「名字只是一個象徵,決定立場的是他軀殼裡的靈魂,如果他一直生活在西西里,那德意志人和霍亨斯陶芬的姓氏不會再桎梏他的人生,除非這是他自己的選擇。」康斯坦絲女王說,她抱起尚還懵懂的小腓特烈,無限憐愛地吻了吻他的臉頰,「我的孩子,他會是阿普利亞的孩子。」

第27章

荒蕪「那是我一生中最為光彩的時刻,……

進入1198年,歐洲的政治格局又出現了一輪新的變動,年邁的教皇西萊斯廷三世去世,樞機主教吉奧瓦尼羅塔里奧德康提當選教皇,是為英諾森三世。以他三十八歲的年紀,能成為教皇可以說是一個奇蹟,而這也側面反應了在經歷了幾位年邁無為的教皇后教廷希望一位年輕的強力人物改變現狀的心愿。

在正式就任教皇后,英諾森三世果然展露出不同於前任教皇的強勢姿態,對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之爭,他公開在施瓦本的菲利普還沒有表露出完全頹勢時宣布支持不倫瑞克的奧托為帝國皇帝奧托四世。霍亨斯陶芬的男性對義大利的興趣素來令教皇警惕,因此英諾森三世並不想見到又一位霍亨斯陶芬男性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而奧托四世也不像他的兩位兄長一樣年富力強、驍勇善戰,是以對這個人選,英諾森三世明顯更加樂意。

但對於英格蘭和法蘭克的爭鬥,他並沒有表露出立場和傾向,他只是一再要求二人立刻停止戰鬥並參加一場新的十字軍,而理查一世和腓力二世都斷然拒絕,揚言只會在徹底擊潰對方後才予以考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