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主他聲名狼藉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薛念祖搖頭,大惑不解道,「中京城人心惶惶,無一人用心政事,陛下為何不肯早立遺詔?再這麼拖下去,朝臣各分派系,等拖成死仇,即便日後新君登基,也難免血流成河。」

姜敏不答,好半日含糊道,「不立有不立的好處——中京城裡雖然人心惶惶,宮禁之中不是風平浪靜得很?」便問,「待詔司如何?」

「自從中宮崩逝相王空缺,輔政院便無宰輔,待詔司都督崔玉姬年老不堪,如今由三總管輪流當值。陛下遺詔一出,左不過是這三位伺候筆墨宣詔——是最先拿到遺詔的人,亦是最早能動手腳的人。」

「可設法召至麾下?」

「很難。」薛念祖道,「當年中宮為相王,便與崔玉姬不對付,這麼多年一心向著陛下,三總管都是她的親信。如今死了一個,陛下才親自安排了一個總管新入待詔司——殿下未必認識,叫虞青臣的。」

姜敏不答。

「此人同趙王是死敵,流放庭州叫晉王救回來,對晉王可稱死心塌地。陛下叫他入待詔司,只怕聖心向著晉王。如今格局,三總管無一個可拉攏。何不如——」薛念祖說著話,做一個手勢,「殺之。」

第48章 一個人

「殺了有什麼用?」姜敏道,「等陛下再安排一個,難道再殺了?」見薛念祖還要說話,抬手按一下制止,「你剛才說死了一個總管,死的那個怎麼回事?」

「殿下剛入京那時的事了,醉酒,從馬上跌下來,摔斷頸子死了。」

姜敏搖頭,「死得這麼湊巧——是不是姜瑩動的手?」

「沒查,當意外處置了。」薛念祖問,「殿下怎知陛下疑心趙王?」

「陛下若疑心晉王,怎麼會叫虞青臣來抵這個總管?」姜敏道,「我入京時虞青臣還是晉王拾遺,才幾天就做了御前的人,姜瑩當真能會幹事。」

「卻未必。」薛念祖道,「晉王薦的是郭克孝——陛下欽點的虞青臣。」

姜敏沉吟一時,「情理之中。陛下必是記得虞青臣為父頂罪流放北境的事——自古忠孝一體,點個有孝心的在身邊,總比點個財狼虎豹心的安心。陛下亦是無可信之人了,才能如此將就。」便道,「這三個人殺之無用。命人盯著御前,但有所變,只管照計劃行事便是。」

「那遺詔——」

「詔書不過一捲紙而已,到時候不論哪個在御前伺候,若肯從命便由他去,不肯便殺之以代。」

「是。」薛念祖應了,「小兒薛焱於京畿當值,殿下今晚見過三位總管——京畿應是萬全。」

「令公子好謀略好手段。」姜敏笑道,「日後出息必定遠超於你。」

薛念祖大喜,「原一心想叫他往北境為殿下效力,今日才知道殿下用心良苦——眼下格局,京畿才是要緊。」

「去北境的機會多的是。」姜敏道,「我觀令公子,將來出息只怕還在常斯明之上。」

常斯明燕騎軍都督,北境悍將。他同燕甲軍都督徐堅,燕護軍都督崔喜,三人同辛簡部打了數十仗,立軍功無數。辛簡部至今不敢南下,全依靠這三將駐守——這等軍功便是當今皇帝也是認可的,親自賞賜財帛無數。日後新皇登基,少說亦是個國公級別的封號。薛念祖激動得有些忘乎所以,「臣薛氏一門必為殿下肝腦塗地。」

「天下無事是庸者局,大變之世才是英雄勢,你要好生辦差——」姜敏道,「做阿父的,不能被自家公子完全比下去。」

「是。」薛念祖砰砰磕頭,歡天喜地去了。

齊凌滿面是笑進來,「老薛將軍被殿下哄得滿面紅光,看著竟比當年銀槍策馬時候更加用命了。」

「我哪裡哄他?」姜敏道,「薛焱確實不一般。」

「小薛將軍才幹武力都是上上品,又生得人品風流一表人才——趙王早有意聘他,若不是老薛將軍官威資歷頂著,又一個虞二郎。」

「姜瑩長子都成年了還在貪戀少年——但凡能改了她這脾性,不至於到今天。」姜敏一語帶過,「三都督既歸附,薛焱至多三日就能整束京畿戍衛,你命魏鍾乘夜將馬匹輜重等物遷往京畿——至少要有三千精騎之武備。崔喜已經啟程,三日後秘密入京畿。」

「是。」齊凌兩眼放光,「燕騎軍三千精騎可破辛簡部五萬軍,區區中京戍衛,不在話下。」又道,「既如此,中京戍衛殿下不必出面,我去一趟——」

「不用去。」姜敏道,「什麼蛇蟲鼠蟻,哪裡值得親自拉攏。不用管他們,靜觀其變便是。」

齊凌一滯,「中京戍衛如今可是趙王嫡系。」<="<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