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後,亡夫與前夫打起來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那我也不認識他朋友呀,再說了,就算認識,人家也不會幫著我。」

「那你只有去找一個你能盯的人來盯囉。」

甘采兒陷入了沉思。

朱小筱的話,打開了她的思路。她在記憶里翻找了許久,還真給她找出一個人來。

黃庭海的家在旦州府城外的黃家坡,家中有幾畝田,除他讀書之外,家中其餘人都在家務農。

他上面有兩個姐姐,下面還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黃庭海二姐叫黃蘭香,她出嫁沒兩年,丈夫就意外身亡,年紀輕輕守了寡。由於沒能生下一兒半女,夫家將她趕回娘家,而後她便一直寡居在黃家。

黃蘭香長得瘦小,較體弱,做不了重活,所以家裡輕省一些的活計,她都包圓了。

甘采兒記得她前世好幾次找去黃家時,都看到她坐在黃家門口的棗樹下做衣服,人黑黑瘦瘦的,眉眼很安靜。

「小筱,店裡生意定會越來越好,不如我們去招幾個繡娘備著吧?」

朱小筱擱下手中筆,眼一挑:「你想到辦法了?」

甘采兒笑著點頭。

就在甘采兒為接近黃庭海發愁時,遠在京都的陸青寧,也為蘭亭舟的一封信而發愁。

他是在禁軍當差,又不是在廷尉司當差。他上哪兒去調查一個外放官員的過往?而且不僅是要求調查杜仲,還要調查他的妾!

他就是想去人府上聽牆角根兒,這都不趕趟了呀。

「這小子,盡給我出難題!」

陸青寧不滿嘟囔著,一把將蘭亭舟的來信扔在一邊,轉而拿起酒壺,仰頭就灌了一大口。

「老大,聽說你今晚約了張遠去迎春樓喝酒?」

正在這時,有人推門而入。來人身著禁軍的魚鱗甲冑,正是陸青寧的副手,齊樓明。

「你小子消息倒靈通。怎麼著,今晚一起去?」陸青寧揚頭一笑。

「不了。」齊樓明搖搖頭,開口勸道,「老大,你要想喝花酒,大可約隊裡不當值的弟兄。張遠可是廷尉司的人,不宜來往過密。」

「我還用你教?滾一邊去。」陸青寧笑罵一句,渾不在意。

入夜時分,陸青寧換上便裝,按時出了門。

第47章 遇襲

陸青寧為蘭亭舟的一封信,前前後後忙活了一個多月。這一查,還真讓他查出不少東西。

杜仲在去旦州之前,一直在工部任屯田郎中,五品官,是個閒職。他為官低調,為人卻高調,喜好結交朋友,仗義疏財,口碑和人緣都不錯。

哪怕他離京數年,很多人一提起他,還是要誇讚兩句。

只有一點招人非議,那便是他好美色,府中姬妾眾多。而且常有妻妾不和睦的鬧劇傳出,據說是他夫人醋勁較大,經常無故發落待妾。

就曾有御史曾彈劾他「品行有虧,不善齊家。」

陸青寧收集到杜仲的種種消息不少,可大多是些平常事,雞零狗碎的一大堆,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他也不知道蘭亭舟到底想要的是哪方面的,於是就將收集到的全都寫進信里,事無巨細,洋洋灑灑的,竟寫滿了二十幾張信紙。

蘭亭舟拿著陸青寧的回信,反覆細仔地看了好幾遍,終於在一堆雜亂的信息中,注意到幾個不起眼的細節。

杜仲是景和元年外放到旦州的,也就是說,景和帝一登基就把他外放了。

這不正常。

朝中大臣誰都知道景和帝是個傀儡,也正因為他是個傀儡,他才能坐上龍椅。

先帝膝下共有十二皇子,公孫睿排行第十,成年後被封為睿王。在眾多皇子中他年紀小,母族也不顯,本是個逍遙的閒散王爺,日子過得悠閒自在。

但先太子突然病逝,由此拉開了太子之爭的帷幕。

這場大戰最後在二皇子和四皇子之間愈演愈烈。一個是正統嫡出,名正言順,一個有先帝偏愛,身後還有母族的兩大世家加持,勢力不容小覷。

幾番爭鬥後,最後以四皇子身亡,二皇子慘勝劃下句號。

四皇子雖亡,但他身後龐大的世家團體卻仍然在,不僅在,朝堂勢力還很大。他們絕不可能同意二皇子公孫奕稱帝。世家擔心公孫奕日後對他們進行清算。

奪嫡之爭讓公孫奕元氣大傷。世家的力量,公孫奕不得不忌憚。最後雙方達成默契,共同將遊手好閒的公孫睿推上了太子之位。

公孫睿在成為太子的第二年,先帝駕崩,他順利登基,成為景和帝,大雍名義上的皇帝,公孫奕則成了攝政王,大雍真正意義上的皇帝。

公孫睿手中沒一點實權,他的話甚至還不如他當睿王時管用。

所以,杜仲的調任,不會是他的手筆。蘭亭舟凝眉想了想,應該也不是公孫奕的手筆。

這幾年,蘭亭舟和陸青寧一直嚴密關注著公孫奕的動向,對他行事風格還算了解。

在公孫睿登基前後的那兩年,他與世家間一直膠著,如非必要,他是不會輕易調動官員的。

將一個工部的閒職調到一偏遠州郡當知州,怎麼看都不是一件很必要的事。

更何況,來旦州逗留的是盧昱,哪怕只教過幾日,他也是公孫睿的老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