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整個七月,石靜都很忙,沒時間應酬,能保重身體不生病就算好的了。

她將請帖收下,卻對陳典道:「勞煩陳大人帶信回去,就說我有事要忙,恐怕不能進宮。」

陳典聞言一怔,嘴裡發苦。

太子親事早定,可太子本人似乎對這樁親事並不滿意。明年就要大婚了,眼下有機會進宮,陳典沒想到石家大姑娘會拒絕。

想到自己在太子面前拍胸脯保證,一定能把事辦成,不光嘴裡發苦,額上都冒出汗來。

心思電轉,陳典回過神,含笑道:「我聽六格格說,乞巧會還請了太子爺。」

他以為自己提到太子,石家姑娘再忙也會赴約,誰知對方壓根兒不理會:「太子爺能去捧場,想來六格格的乞巧會能辦得風風光光,我確實有事,就不去湊熱鬧了。」

外頭都在傳太子爺不待見未來的太子妃,可他的感覺怎么正好相反呢?

宮裡這個乞巧會從何而來,陳典在接到太子遞來的請帖時,心中便有了一些猜測。

想到太子明年便要大婚,現在想與未來的太子妃緩和關係,倒也說得通。

哪知道太子先一步低頭示好,石家姑娘居然不領情。

她怎麼敢!

見陳典一臉震驚,石靜溫聲安慰:「我聽說李格格七月初要生產了,乞巧會太子爺不一定能去。」

胤礽就是這麼跟她說的。

歷史上弘皙生於七月初四,七月七那天差不多是洗三禮,讓這事一攪和,也許六格格的乞巧會都辦不成。

陳典是個聰明人,不必她多說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誰知對方卻變了臉色,吞吞吐吐道:「李格格……李格格早產了,孩子沒保住。」

「什麼?」這下輪到石靜震驚了,不由追問,「什麼時候的事,怎麼會早產?」

歷史上弘皙是不是早產,沒有記載,可他卻是胤礽被廢之前,碩果僅存的兩個兒子中的一個。

也是活得最久,爵位最高的一個。

年幼時他一直養在康熙皇帝身邊,深得康熙皇帝寵愛。

後來雍正登基,也對弘皙格外優容。可在乾隆朝,弘皙卻鬧出了謀逆大案,牽連甚廣。

這樣一個深得兩代帝王疼愛,足以攪弄風雲的人物,怎麼可能在這個世界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石靜下意識想到了自己,畢竟她是穿越者,很可能引發蝴蝶效應,影響歷史走向。

而且她的穿越任務,就是要改變歷史走向,拯救炮灰太子,扶胤礽上位。

可按照她的計劃,嫁給胤礽之前,不會主動做什麼,一切跟著歷史潮流走。

除了延遲阿瑪的返京時間,把嫁妝交給胤礽代管,她的出現沒有改變任何事件的發展。

僅有的兩個改變,都是她的家事,連歷史塵埃都算不上,應該不足以影響弘皙的命運。

詹事府設在毓慶宮,可擷芳殿發生的事與太子有關,陳典也有耳聞。按理說,他不應該把自己知道的告訴石靜,可想到石靜明年即將嫁進宮,主持內務,早晚會知道,便少了顧忌。

「李格格在端午節那天晚上發動,太醫去了不少,孩子卻沒保住。」當時事情鬧得很大,連皇上都驚動了,陳典是幾天後才聽說的。

可也只聽說了一個模糊的時間,具體是什麼原因,他不敢問。

他敢問,知情人也沒人敢說。

在端午節的晚上麼?石靜掐指一算,孩子大約八個月了。

民間有七活八不活的說法,在醫療條件有限,不存在剖宮產的古代,八個月早產可能有些風險。

皇宮重子嗣,基本不存在保大還是保小的問題,共識就是保小。

石靜出宮的時候,李氏還沒進宮,兩人沒有交集,更談不上交情。

她替李氏惋惜了一會兒,立刻問起胤礽的情況:「太子還好嗎?」

太子爺只傷懷了一日,為李氏請封了側福晉,便恢復如初了。

聽石家大姑娘問起太子爺的情況,陳典添油加醋道:「到底失了一個孩子,還是男胎,太子爺日夜傷懷,身體清減得厲害。」

說完看了石靜一眼,見她不為所動,繼續加碼:「太子爺因此還被皇上訓斥了,心情越發不好。」

石靜聽到此處,才抬眼看他:「皇上為何訓斥太子,莫非李氏的孩子沒了與太子有關?」

皇上確實訓斥了太子,至於是否與李格格的孩子有關,陳典也不清楚。

他搖頭:「這個我不知道。」

又改口:「姑娘若想知道,不如七月七進宮去,當面問太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