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見她把身邊服侍的人支開,還以為她要做什麼呢,沒想到她竟然蹲下,捧著落在地上的槐花吃起來。
狼吞虎咽。
他瞧著稀奇就問她為什麼要吃槐花,她說她是餓的,他便讓人端了點心來給她吃。
她把一盤子點心全都吃光了,還就著他的手喝了一碗茶水。
他以為她在家裡受了苛待,跑去乾清宮找汗阿瑪,求汗阿瑪把她留在宮裡。
當天人是留下了,卻積了食,半夜發起燒來,又是傳太醫,又是喝湯藥,折騰到很晚才睡。
第二天再見她,不但沒長肉,好像又瘦了一圈。
他告訴太皇太后昨天是他餵她吃了點心,太皇太后摸著他的頭,笑著對他說:「掌珠自小有熱症,不能多吃,吃多了積食發燒。」
之後掌珠在宮裡也只能吃稀粥爛飯,連個肉渣都見不著。他瞧著實在可憐,隔三差五地給她送包子和紅棗山藥湯。
他私下問過太醫,這兩樣掌珠都能吃,只不過她身邊服侍的害怕她積食連累自己受罰,這才不給她吃。
從最開始的半個肉包子,一酒盅紅棗山藥湯,到後來的一個包子,半碗湯。她出宮之前可以吃下兩個半包子,喝光一整碗湯。
他養了她九年,吃了九年她剩下的包子和湯,才給她貼出幾斤肉來,誰想她回到自己家,六七年過去,還是這個重量。
不給她用冰,還不讓她吃飽嗎?胤礽額角青筋蹦起多高,吩咐人的語氣還算平靜:「把水雲榭收拾出來,放上軟塌和冰山。」
知道她在翊坤宮吃了點心,應該不會這麼快就餓:「讓膳房做了水烏他和甜碗子送來。」
想了想又道:「去看看太醫院今日誰當值,請個太醫過來候著,就說我請他遊玩。」
「把我放在涼快點的地方緩緩就行,不用麻煩太醫。」太醫診過脈,有病沒病都得開點藥,石靜喝苦藥湯都快喝吐了。
胤礽知道她害怕太醫,更怕喝藥,溫聲哄她:「讓他候著,沒事兒不讓進來。」
石靜這才沒說什麼。
水雲榭在萬善殿以西,是一座環水的亭子,越過寬闊的水面遙望瀛台。西岸綠蔭之中掩映著金碧輝煌的紫光閣,遠處碧波蕩漾,近處荷葉連天,荷花映日。
此處也是燕京八景之一的太液秋波,在後世的□□,屬於有錢都看不到的美景。
靠躺在臨水的涼亭,清風拂過水麵,身上黏膩的感覺不再,心裡那點煩躁也被吹走了,整個人清爽起來。
「水雲榭真是個好地方,我還是第一次來。」再吃下一口水烏他,牛乳涼在舌尖也涼在心裡,石靜由衷讚嘆。
胤礽端著甜碗子一口沒動:「那中元節我們來這邊放河燈怎麼樣?」
石靜看看他,又看他手中的甜碗子,警惕道:「你怎麼不吃,別想換我的水烏他。」
掌珠的聰明勁兒真是一點沒變,胤礽把甜碗子推過去:「我沒想換你的水烏他,只是怕你吃膩了想換個口味。」
石靜有熱症,卻也吃不了太寒涼的東西,水烏他這種凍牛乳最多吃半碗,多了容易腹瀉。
甜碗子說白了就是水果撈,倒是可以吃上一整碗的。
她戀戀不捨地把水烏他推給胤礽:「怎麼不多要一碗,多大的人了,還吃我剩下的。」
胤礽滿不在乎:「吃了九年,習慣了。」
說完怕她反悔似的,端起水烏他一飲而盡,然後拿著碗朝她傻笑。
石靜是真沒脾氣了,想把甜碗子分他一半,胤礽卻道:「你先吃,我吃剩下的。」
石靜的心又軟了,還是分了一半給他。
胤礽用銀叉子,叉起一塊甜瓜吃了:「真甜。」
石靜抿了嘴笑。
吹過涼風,吃過甜品,石靜感覺好多了,這才與胤礽說起正事:「我聽說李格格的孩子沒了,你因此被皇上訓斥,到底出了什麼事?」
說起孩子,胤礽的情緒低落下來:「李氏不安分,仗著有孕說了很多不中聽得話,我懶得與她計較摔門走了,誰知她當晚難產,孩子生下來便沒了氣息。」
「皇上因為這事訓斥了你?」石靜的關注點從來不在李氏身上,她只想知道皇上為何訓人。
胤礽搖頭:「不是因為這個,是在奉先殿祭拜的時候出了點小問題。」
難道是歷史上著名的奉先殿拜褥事件嗎?石靜努力回憶,額上冒出冷汗。
康熙皇帝兩廢太子,究其根本固然是皇權與儲權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屬於無解的千古難題。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一件大事的發生,不可能只有根本原因,還有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也就是所謂的導火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