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只敢勸,勸完道德綁架:「再說你阿瑪外放這些年,你們姐妹三人全靠我和你二嬸照顧。如今你阿瑪回來,長房若是過河拆橋,傳出去好說不好聽。」

二老爺說完,二夫人說:「說來說去,都是中饋事,我已經把帳目盤點好了,隨時可以交割。」

二夫人與二老爺想到一處去了,長房是粗大腿,抱住了就不能放。

至於老太太嫁妝,她早用銀子補上了,現在出點血,等二老爺升了官發了財再加倍地賺回來。

石靜目的達到,也沒戀戰,只與二夫人約定了交割的日子。

到日子,黎百玉親自與二夫人交割。她帶來的人都很能幹,三下五除二就把石家的帳目算清楚。兩日後帳本,對牌和實物全都交到了黎百玉手上。

「黎夫人,中饋收回來,銀錢上沒有吃虧。」石靜跟了全程,最後給黎百玉交底,「但家還是要分,穩妥起見,等我出嫁之後再說。」

這回黎百玉都驚了:「老太爺還活著,中饋也交割完了,沒有分家理由。」

石靜朝芳芷抬了抬下巴,芳芷把幾份狀子交到黎百玉手上。黎百玉展開其中一份,錯愕抬頭:「二房在外頭放印子錢,逼死人命?」

所謂印子錢,便是古時高利貸,在清朝屬於民不舉官不究行為。

可鬧出人命,另當別論。

「我沒嫁進宮,石家只是京城普通的勛貴人家,一旦我進宮,石家便是外戚。」石靜一早便發現了二房生財之道,暗地裡收集不少罪證,只等父親回來分家用。

康熙朝官員奉銀低是出了名,不然也不會有官員向國庫借錢情況。石家也像京城很多勛貴人家那樣,逐漸沒落,只剩一個空殼子。

變賣完老太太留下嫁妝,二夫人不知被誰蠱惑,開始學著人家放印子錢,以此獲利。

可借錢的人,很多都是窮苦百姓,二夫人利慾薰心定的利又高,收回來的難度可想而知。

印子錢借出去容易,收回來都帶著血。

二房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以為打著石家的旗號,沒人敢告官,其實好幾次都是石靜暗地裡花銀子擺平的。

那些人的狀子,因此落在了她的手上。

「皇上對外戚約束,夫人不清楚,可以去問我阿瑪。」石靜斂笑,正色道,「之前赫舍里家旁支有人放過印子錢,利不算高,要錢的時候把人打殘了,被告到官府,判全家流放。」

索相位高權重,絕非石文炳可比,饒是如此,照樣護不住。

黎百玉立刻明白了石靜意思,命人將狀子收好:「你放心,這個家必須分。」

不然就等著被二房拉下地獄吧。

安排好分家事,石靜又讓芳芷拿了一個木匣給黎百玉,對她說:「這裡的銀票,房地契和鋪面,是我祖母,額娘留給青兒和爭兒,往後她們日常的嚼用,將來嫁人的陪嫁,都從這裡出,還請夫人代為保管。」

雖然額娘把全副陪嫁,和祖母半副嫁妝全都留給了石靜,石靜也沒想私吞,幾乎平分了。

三個兄長都已成家,該得全給他們送過去了,石青和石爭還小,只能拜託黎百玉幫忙打理。

黎百玉打開木匣,粗略一數,眉心跳了跳:「這些值不少銀子,你就放心給我了,不跟你阿瑪說一聲嗎?」

石靜莞爾:「夫人是福州首富,並不差錢,又怎會將這點銀子瞧在眼中。我阿瑪是個怎樣的人,不用我說,夫人也清楚。這些東西交給我阿瑪,根本保不住,不知什麼時候就會被拿去給二房填窟窿,還是交給夫人更放心些。」

黎百玉哈哈笑:「承蒙你看重,這些東西我收了,等交到三姑娘和四姑娘手上的時候,只多不會少。」

石靜起身謝過。

黎百玉看著石靜,回憶自己二十歲的時候在做什麼,好像剛剛難產失了孩子,毀了身子,被婆家騙得團團轉。

而對面這個小姑娘,已經能夠獨自挑起石家長房大梁,代替她的阿瑪安排好兩個妹妹以後的生活了。

把二房一家人賣了,對方還在給她數錢呢。

下個月嫁進宮,又將與太子並肩站在一起,迎接更大更猛烈的風雨。

娘家的事安排妥當,石靜才開始做鞋縫襪子。

尋常女子出閣前,總會老老實實待在房中繡嫁妝。勛貴人家姑娘不用自己繡嫁衣,但孝敬婆家長輩鞋襪總要自己做才顯得孝順。

奈何石靜女紅實在一般,繡個荷包手帕還行,做鞋襪就有些不夠看。

石青瞧見了,嘻嘻地笑,主動幫忙:「長姐繡荷包好了,我替你做鞋襪。」

府里有繡娘,從外頭找也行,只怕被人知道了說嘴。

石青年紀雖小,手藝卻很好,石靜乾脆丟開手,轉而繡起了荷包。<="<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