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靜傾身恭聽,專心給太后做情緒垃圾桶,卻不接苦水,只出主意:「她們吵來吵去,不就是為了萬琉哈氏嗎。這個好辦,萬琉哈氏私下已經去找過德妃,她們同年進宮,還一起共過事,您呀索性讓萬琉哈氏搬去永和宮好了。」
太后眼前一亮:「對呀,你不說我都忘了,永和宮偏殿還空著呢。」
皇上妃妾眾多,東西六宮都快住不下了,本來永和宮偏殿也是要住人的,可那時候德妃要照顧十四阿哥,還幫著帶十三阿哥,便沒安排人往裡搬。
如今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搬去阿哥所,永和宮偏殿全都空了出來,也該物盡其用。
宜妃心眼兒小,就讓她和她姐姐住在翊坤宮算了。德妃寬厚大度,與萬琉哈氏又相熟,想來能容人。
太后覺得這個主意好:「到底是東西六宮事,我也不好一個人做主,等明日皇上來了,再聽聽皇上的意思。」
「還是您想得周到。」讓皇上再過一遍水,正好洗脫她的嫌疑,不至於讓宜妃和德妃組團恨上她。
太后被煩得不行,等到下午皇上過來請安的時候,便將上午惠妃和宜妃因為萬琉哈氏在慈仁宮鬥法事說了一遍,最後道:「宜妃和萬琉哈氏不合,由來已久,如今又出這樣的事,與其讓她們繼續鬧下去,愈演愈烈,不如將兩人分開算了。」
太后向來不管後宮事,從前惠妃和宜妃鬧得比這還熱鬧呢,也沒見太后搭理。
今天太陽怎麼從西邊出來了?
「讓您跟著掛心。」皇上先給太后賠禮,又蹙眉,「這事我不是沒想過,奈何東西六宮住得滿滿當當,很不好安排啊。」
太后不說,他壓根兒沒時間想,一時也沒想到能把萬琉哈氏安置到哪裡去。
誰知太后是帶著辦法來的,笑道:「皇上忘,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陸續搬了出去,永和宮偏殿還空著呢。」
覷著皇上的神情,又道:「萬琉哈氏與德妃同年入宮,在一起共過事,很有些交情。萬琉哈氏早就去找過德妃,不知為何,德妃沒有答應。」
萬琉哈氏之於康熙完全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她住在哪兒都無所謂。若不是宜妃和九阿哥這回做得實在過分,康熙都忘還有萬琉哈氏這個人。
原來她與德妃同年入宮,還在一起共過事嗎?如今永和宮偏殿還空著,若兩人能夠和諧相處,倒是一個不錯的去處。
康熙認真考慮起來,想了想說:「德妃性情溫厚,不爭不搶,是個能容人。可萬琉哈氏貿然去找她,不合規矩,德妃顧忌著宜妃的面子,當然不會答應。」
低位妃嬪居住宮室,都是從前的皇后或皇貴妃安排的,也是他點了頭的。萬琉哈氏想換地方住,不去找宜妃和惠妃,直接找到德妃,不合適。
德妃不同意,也在情理之中。
太后聞言點頭:「是這個道理。」
康熙哂笑:「皇額娘素來不愛管這些,怎麼忽然憐惜起萬琉哈氏來了?」
太后很是無奈:「還不是她曾經跑到我跟前求我給十二阿哥做主,我不管也得管了。」
太后是怎樣管的,托誰代勞,康熙都清楚。他覺得太子妃處置非常穩妥,把各方面都照顧到,便沒插手,只在最後懲戒九阿哥和十阿哥。
「事情都過去了,是九阿哥和十阿哥不對,兩人也得了教訓,往後再不敢仗勢欺人。」
康熙抬眼看太后:「難不成萬琉哈氏又為了自己事來求您了?」
「不是不是。」太后搖頭,「是惠妃和宜妃在我這裡因為萬琉哈氏吵了起來,正趕上太子妃過來請安,她見我心煩,便給我出了主意。」
從前太后不愛管,也沒什麼主意,四妃吵到慈仁宮她就裝傻,裝聽不懂,她們見無人做主自然會想辦法讓皇上知道。
可總這樣也不是一個辦法,太后忍不住勸皇上:「天上不能沒有太陽,後宮也不能沒有主事之人。我年紀大了,見不得這些,皇上忙於政務,顧不上這些,還是在功勳世家當中選個持重的人進宮來管事吧。」
後宮無人主事,四妃品階相當,遇事不決的時候,總愛跑到慈仁宮來問她的意思。
她當皇后的時候都沒管過東西六宮事,老了老了更不會管。
即便她裝傻充愣不管事,四妃循例也要來徵求她的意見,煩都要煩死了。
若後宮有主事之人,她就不在四妃匯報流程上了,也不用聽那些勾心鬥角的話,當真可以安享晚年。
八歲御極,十四歲親政,才過不惑之年,已然熬走三位皇后,一位貴妃,別人沒說什麼,康熙自己都覺得自己有點克妻。
儘管有人願意送女進宮搏一個母儀天下,康熙卻不願意再禍害別人。
或者說,這四十幾年,他經歷過太多死別,送走了一個又一個賢內助,實在太累。
「皇額娘說的事,我記下了,容我再想想。」
他如常敷衍著太后,見太后認命般地朝著他笑,忽然有些不忍心,覺得自己這樣很不孝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