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和惠妃兩邊的能量都很大,想要分出勝負並不容易,可能要持續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在那之前,她要偽裝好,保存實力。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兩邊還沒對起來,她先暴露了。
所以到底是誰在算計她?
「派人去翊坤宮盯著,看看有沒有人往裡頭遞信兒。」對方已然出手,她也沒有讓步的道理。
宜妃歡歡喜喜被接去乾清宮侍寢,結果寢沒侍成反而跪了半宿,跪得膝蓋都腫了,到中午都沒辦法下地走路。
終於想起什麼,把昨天給她報信宮女叫進來問話:「毓慶宮後殿那邊人都撤走,到底是誰給這邊送的消息?」
她把消息告訴皇上,皇上立刻翻臉,在龍榻上就賞了她一巴掌,警告她不許亂說話,否則治她大不敬之罪。
宜妃哭著為自己辯解,皇上根本不聽,讓人將她架出去罰跪。
可見消息不實。
那宮女吞吞吐吐半天才道:「是毓慶宮那邊給的消息,咱們的人說消息是從後院傳出來的,傳話的那個宮女從前在永和宮掃地,後來被撥到毓慶宮服侍。」
永和宮?居然是永和宮麼?她還以為是延禧宮在打擊報復呢!
德妃平日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果然是會咬人的狗不叫。
宜妃在翊坤宮磨著後槽牙,德妃那邊也很快得到準確的消息。
萬琉哈氏是怎麼搬過來,如果德妃沒猜錯,應該是太子妃手筆。
她一直以為暗中算計她的人是太子妃。
她旁敲側擊問萬琉哈氏,對方什麼都不肯說,可她就是知道這裡邊或多或少都有太子妃影子。
從康熙二十年,四人一起封妃,她自認藏得很好,從來沒做過任何過激事。
也從來沒被惠妃和宜妃瞧在眼中,她們互相爭寵別苗頭,帶上榮妃,都不帶她。
她這些年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準備生孩子,根本沒給任何人懷疑自己的機會。
即便藏得這樣深,還是被太子妃一眼識破,難怪宮裡人都說太子妃行事做派像極了太皇太后。
她到底哪裡出了紕漏?德妃把這段時間發生的事前前後後都想了一遍,愣是沒找到原因。
錯都不知道錯哪兒了,想改也找不出頭緒,這才是對方最厲害的地方。
萬萬沒想到,給翊坤宮送消息算計她的人,不是太子妃,而是惠妃!
德妃聞言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難道是她太自信了,以為別人看不穿,其實早被識破了?
從封妃開始,後宮發生的很多事,都在她的預料之中。她始終是旁觀者,看著她們鬥來鬥去,手再癢都沒摻和過。
皇上對前朝洞若觀火,對後宮裡爭鬥也是。
什麼都逃不過皇上的眼睛,讓所有爭鬥變得毫無意義,所謂勝負不過是利益權衡,和聖心偏向。
惠妃有權,宜妃有寵,榮妃有資歷,她只能拼命生兒子。
好在天可憐見,惠妃和榮妃都只有一個兒子,宜妃雖然有兩個,可五阿哥基本上被太后養廢了,九阿哥也不算出挑。她的兩個兒子不比九阿哥出挑,卻比九阿哥沉穩持重。
老四與她不親,她也沒想為他籌謀什麼,十四還小,她有耐心等。
等太子妃和惠妃分出上下高低,等宜妃和榮妃被榨乾價值,等皇上老去,等十四長大。
到底是哪兒出了問題,不但讓太子妃看出端倪,居然連惠妃都有察覺,開始暗中對付她了。
德妃心不再平靜如水。
所以等宜妃病癒,所有人去給太后請安的時候,石靜又旁觀了宜妃擠兌德妃,德妃還手的好戲。
當天,毓慶宮某個宮女端茶水的時候被人絆了腳,摔碎了一套汝窯天水青茶具,石靜順水推舟徹查,把好幾個人退回內務府。
「請不動蘇麻喇姑,你打算自己動手了?」胤礽出公差回來,去過乾清宮復命,便回了毓慶宮。
石靜笑著把宜妃和德妃之間交惡的事說了,最後道:「不是我主動,是她們自己內訌,非要往我手上撞。」
毓慶宮是太子寢宮,她嫁進宮還不到兩個月,又是暫時居住在此,實在沒資格整肅誰。
太子倒是有資格,可毓慶宮是皇上給太子量身定做磨刀石,太子有資格,也不能摻和進來。
所以石靜才想請蘇麻喇姑出山。
蘇麻喇姑服侍太皇太后多年,又是皇上學業上啟蒙老師,皇上見到她不喊蘇麻喇姑,喊額涅。
額涅在滿語裡是母親的意思。
太后不管事,石靜也不想為難她老人家,想要解開這道難題,只能請蘇麻喇姑出面。
奈何十二阿哥被霸凌事妥善解決之後,慈寧宮那邊就沒了動靜。石靜坐不住,托人給裡面帶話,也如泥牛入海。
擷芳殿被整肅之後,毓慶宮這邊得到消息,委實消停了一段時間。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