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宜妃狐疑:「後院裡安插的人不是都被踢到前院去了嗎,怎麼還有消息傳過來?」

自從太子坐鎮河道總督府,毓慶宮後院才有了動作,以太子增加差事,需要人伺候為由,打發了很多人去前院。

可太子經常出公差,前院壓根兒沒人,想抓把柄都不如從前方便了。

宜妃不知道別人在毓慶宮安插了多少眼線,反正她的人都在前院。

毓慶宮後院和前院隔著一道長長的穿堂,穿堂前後兩個入口都有人當值,相當於增加了兩道屏障。

這兩道屏障是太子妃嫁進宮之後設置的。

從前毓慶宮只有太子一個人住,穿堂里什麼也沒有,因為太子妃是女眷,又被皇上默認暫時住在毓慶宮,在穿堂加兩道屏障,再正常不過。

別人想指摘,都找不到由頭。

有這兩道屏障過濾,消息從後院傳到前院就不那麼容易了。

至少不如從前快。

後宮如戰場,戰機稍縱即逝,消息獲取不及時,非常耽誤事。

宜妃剛在十二阿哥身上吃了癟,雖然裡頭七拐八繞,好像沒有太子妃什麼事,可惠妃和德妃都是地頭蛇,不好對付,她便遷怒起了與此事有關,才嫁進宮立足未穩的太子妃。

正愁找不到毓慶宮晦氣,太子親自將把柄送到她手上來了。

打瞌睡有人送枕頭,宜妃心中的狐疑很快被勝利的曙光蓋過,沒等報信宮女回稟便將人打發了。

「毓慶宮消息可傳到永和宮?」惠妃用過晚膳問心腹宮女。

心腹宮女應是,又遲疑:「早傳過去了,只是那邊一直沒有動靜。」

惠妃冷笑:「急什麼,得等皇上過去才能有動靜。」

從前惠妃覺得德妃和榮妃一樣都是花瓶,表面光鮮腹內空空,中看不中用,並沒把德妃放在心上。

可經過十二阿哥和萬琉哈氏母子一事,她算是看出來了,德妃不是花瓶,城府深不可測。

九阿哥和十阿哥欺負十二阿哥,並不是宮中秘辛,至少有兒子住在阿哥所的都知道。

這事是被誰捅出去,惠妃還沒查到,但最後的受益者有兩個,萬琉哈氏和德妃。

十二阿哥因此被保護起來,短時間內不會再被九阿哥和十阿哥欺負。萬琉哈氏搬出翊坤宮,擺脫宜妃磋磨。

這對母子也算因禍得福。

東西六宮都知道的事,皇上不可能不知道。從前大約沒覺得有多嚴重,又想歷練十二阿哥,所以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結果事情爆出來,遠遠超出皇上的預想,難免對萬琉哈氏母子心存愧疚,想要補償。

如今萬琉哈氏換了地方住,皇上給的補償,或多或少都能惠及永和宮。

別的不說,只多去看幾眼,作為永和宮主位德妃臉上也有光。

更何況,十三和十四兩個小阿哥先後搬到阿哥所,永和宮偏殿還空著,早晚要住進人去。

與其和不熟悉的新人住在一起,不如找個知根知底好拿捏更放心。

萬琉哈氏到來的,既解決了永和宮偏殿空置問題,又從側面給德妃固寵。

怎麼看都是德妃占便宜。

德妃什麼都沒說,什麼都沒做,便宜占盡,惠妃都懷疑十二阿哥被欺負這事是德妃捅漏。

算計了宜妃的同時,還因為黃院正的關係,把她給扯了進去,讓宜妃恨上她。

真真兒是一舉多得,穩賺不賠好算計呢!

從前是她瞎了眼,不是壓榮妃,便是與宜妃拌嘴,把德妃給忽略了。

本著「錯殺一千不能放過一個」原則,惠妃僅憑想像便給德妃定了罪,打算讓德妃跟太子妃對上,試試兩邊的水深。

與此同時,德妃問出了與惠妃一模一樣的話,只不過把自己換成了宜妃。

心腹宮女恭敬回稟:「消息已經傳到翊坤宮。」

德妃仔細詢問過程,見沒有紕漏,這才放下心。

與翊坤宮差不多,德妃安插在毓慶宮眼線也都被太子妃打發到前院去了,消息傳回很不及時。

她正在為此事心焦,忽然有如此重磅消息傳回來,不但沒讓她感覺欣喜,反而提高了警惕。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妖她不會作,卻想試探一下是哪位神仙給她下的這個套。

於是把球踢到宜妃那裡。

宜妃接住球,讓小廚房燉了銀耳蓮子湯,命人送去乾清宮。

康熙喝著銀耳蓮子湯以為宜妃知錯了,吩咐梁九功:「晚上傳宜妃過來陪朕說說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