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世人都道宜妃得寵,其實宜妃早過了侍寢的年紀,皇上傳她侍寢也不過是陪著說說話。

四妃當中,屬宜妃頭腦簡單,說話直來直去,皇上白天跟朝臣們鬥智鬥勇,晚上就愛傳了宜妃過來說話。

梁九功心領神會,派人去翊坤宮傳話。

宜妃歡喜得不行,趕緊用了晚膳,之後又是沐浴又是焚香,到時辰被接去乾清宮。

第二天去慈仁宮給太后請安的時候,石靜發現四妃到三位,獨宜妃沒來。

「宜妃今日派了體己嬤嬤過來說她身上不爽利,我就沒讓她來請安。」太后也是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問惠妃,「你可知道出了什麼事?若病了,請了太醫沒有啊?」

惠妃也不知道,搖頭說:「昨夜皇上傳了宜妃侍寢,沒聽說發生了什麼,也沒聽說宜妃生病。」

太后看榮妃,榮妃也搖頭。

宜妃住翊坤宮,翊坤宮在西六宮,其他三妃都住在東六宮,這麼短的時間不知情也正常。

德妃始終垂著眼眸,暗自後怕,還好她沒咋咋呼呼衝上去,不然身上不爽利那個人就該是她了。

惠妃狐疑地看了德妃一眼,心說昨日皇上本來傳了德妃侍寢,不知為何臨時換了宜妃,轉過天宜妃身上就不爽利。

這裡邊要是沒鬼,反正她不相信。

榮妃是真不知情,笑道:「等會兒我過去瞧瞧,問明白了再來給太后回話。」

沒等榮妃問明白,下午太后便從皇上嘴裡知道原委。

「她真這樣說?」太后聞言直瞪眼,「我不信!太子妃是太皇太后看上的人,最是持重,怎麼可能由著太子胡來。」

康熙苦笑,太后反應跟他一樣,相信太子妃不會胡來,卻不相信太子。

太子從前做了多少荒唐事,也不怪沒人信他。

其實在宜妃告狀之前,他早聽說了太子做下的荒唐事,但為了嫡長孫他忍了。

太子年紀不小了,太子妃也是,兩人親事因為守孝一拖再拖,全都拖成了大齡。

如今太子又跑去治理河道,與太子妃聚少離多,若是再不抓緊時間,猴年馬月才能給他生個嫡長孫出來。

他這個最重規矩的人,都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憑什麼讓別人在背後說三道四。

太子妃本就持重,大約為子嗣才由著太子亂來。若是讓宜妃這些話傳到她耳中,羞了太子妃臉,天知道他嫡長孫什麼時候才能生出來。

先帝不是嫡子,康熙本人也不是,他卻希望將皇位傳給嫡子,也希望胤礽能把皇位傳給自己嫡子。

畢竟立嫡才更名正言順,能夠省去不少無謂的紛爭。

快到用晚膳的時候,惠妃和德妃幾乎同時打聽到了宜妃消息。

昨夜侍寢,宜妃委婉地在皇上面前告了太子妃一狀,惹得皇上龍顏大怒,罰她在乾清宮跪到天明,早晨是被人抬回翊坤宮。

惠妃聽說罵了一句蠢貨,當即猜到宜妃給人當槍使,奈何當槍都沒當明白。

不過讓宜妃這一鬧,揭開了德妃的真面目。

也是全褂子的武藝。

想到宜妃跟自己鬧時伶牙俐齒,惠妃冷笑,不能讓宜妃白受了委屈,也該給德妃點教訓。

她吩咐身邊的心腹:「想辦法讓宜妃知道,消息是誰透給翊坤宮。」

再讓宜妃鬧一場,試試德妃深淺。

德妃聽說了宜妃消息,捏緊手裡的帕子。她知道自己恐怕裝不下去了,看熱鬧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也要被迫加入到宮斗來。

按照她當初打算,是想辦法讓惠妃和太子妃先對上,分出一個上下高低,再把宜妃推出去消耗獲勝者,然後與榮妃聯手取得勝利,最後要麼收服榮妃,為自己所用,要麼反噬榮妃,獨占鰲頭。

四妃之中,惠妃出身最高,合三妃之力,都未必能扳倒她。

更何況三妃自持身份,各自為戰,很難形成合力。

太子妃被太皇太后選中,又傳言行舉止都有太皇太后遺風,多半也不會是個省油的燈。

除了太子妃,東西六宮無人能與惠妃匹敵。

太子妃與惠妃之爭,表面看是宮斗,實則是太子與大阿哥之間的較量,索黨與明黨的博弈。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更有可能是互相揭短,兩敗俱傷結果。

到時候不管誰勝出,都比現在好對付的多。

至於宜妃和榮妃,都不在德妃考慮範圍內。<="<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