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農家子,但人上人(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王主簿聽到這裡,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看來這就是這小子能定時定量送來香菇的緣由了,此前他還從未聽說過這等自種香菇之事。面前這農家小子,才十歲年紀,為了生計,就能獨自觀察摸索出這等法子。

他看的不錯,這小子的聰慧是不一般的,值得上他花費的這些心思。

王景禹又繼續道:「正如方才小子所稟,小子一家待養,不得不多籌謀些營生,多少為家中換些吃用出來。所以,敢請主簿大人,為小子批下一個小巒山二道峰向陽坡上,一份開山養菇的文書來!請大人放心,小子明白,山林內的林木礦產皆為官產,小子所選的這片山坡,皆以低矮灌木和野草為主,絕不會私砍濫伐山木,也絕不會去做掘地挖礦之事!這一點,小子可以明文寫在開山的文書上!請大人准肯!」

話音落,小院之內一片寂靜。

一陣風起,老槐樹沙沙作響,石案燎爐上燒水的湯瓶沸了,白汽噴薄,滋滋有聲。

廖夫人手執茶巾,拎起湯瓶沖點茶水。

王端簡直要氣笑了,到底顧著在自家夫人面前,好一番忍耐,才堪堪端住了身份。

他原還指著這小子,定是要借這個機會,求他提攜。卻不成想,在已經清楚明了的得知他的身份之後,那小子鋪天蓋地的一跪,卻只為了……

只為了要去那野山林里種菇子!

他難道不知道,要是到了自己身邊,那點勞什子香菇還值當個什麼?

他們家的人丁就是再翻一倍,也養活的起了!

難道自己說的話,還不夠明白,這十歲的少年依舊聽不懂麼?

可眼前這小子所言之事,既是自己叫他開的口,此時便也沒有不應的道理。

王端接過了廖夫人遞來的一杯新點的茶水,道:「這事我記下了,回頭會派公人隨你入山勘會,若你所言屬實,本官也斷不會食言。」

「謝大人!」

王景禹面帶喜色站起:「大人自是一言……吐一口唾沫都是個釘子!」

他在得知王主簿身份後,倒不是沒想過,乾脆請他解決了自家最大的麻煩——五等丁產簿更簿,以及將原主爹和爺爺銷掉丁口後,再與王二水家分戶單立一戶之事。這樣一來,就可以直接大大緩解了他家即將面臨的夏秋兩稅生死關。

分戶一事是王二水和劉氏最近提出來的,他們自然是想與自家扯斷戶籍上的直接聯繫,王景禹想過,分戶對現在的他們家而言,卻不見得是壞事。

可他在這臨南縣生活了幾個月以後,已深知,這些一份又一份的簿冊,是朝廷和地方掌控人丁稅收的主要依據。

裡面的門道太多,很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

王端既已在此任主簿四年有餘,不可能對其治下的暗潮毫無所覺。

像這些具體的丁簿人口問題,大都是浸淫本地多年,熟知當地人情的熟吏和鄉都保們具掌,主官對於當地錯綜複雜的關係和陳年積務沒他們熟悉,反倒很少插手。

王景禹分析,王端也必然是個精明求穩的主官,絕不會輕易的對此出手。

只要象徵性治治學、斷斷一般的案件,把既定的稅額足額上繳,再做點形象工程提口碑,即可圓滿。

若自己把這件事撕開了攤在他面前,反是當著他的面,直陳其執政有失!

那後果可比自己不識抬舉什麼的,嚴重的多了。

廖夫人在旁慢慢的喝著茶,並不出聲,只又看了眼自家老爺。

今日之事,再次同王端所期大相逕庭,此時火氣雖消,卻仍有些意興闌珊。

他沉默半晌,考慮到以一個十歲少年的閱歷,也許的確還不能分辨部分關節。

最終說道:「這個對約你完成的很好,以十歲稚齡,能盤活出這般養菇的法子,值得稱讚。不過,做這種事,日日出入山林間勞作,其中辛苦與墾地幾無所別。皆是出力極多,而所獲難保。你很聰明,若是你願意,還是可以來我府里學著做事。以你的資質,學起來不會慢,到時你們一家的生活,只會比你種地養菇好上百倍。」

廖夫人稀奇的看了眼自家老爺,和立在一旁的少年。

王景禹聽了,立馬大大施了一禮:「多謝大人青眼,願意拉小子一把!」

王主簿見他這反應,不知怎得大大鬆了口氣:「如此……」

熟料他話才出口,那農家少年緊接著又道:「不過……小子愚魯,家口甚重,怕是屆時辦不好老爺的事,辜負了老爺的青睞,反徒耗老爺家糧食。屆時,老爺要是再打罰小子,要小子一家把浪費的糧食還回去,怕就……只能用小子這沒什麼用的命來抵去罷了!」

他態度誠懇,說話間也真是把自己往儘可能低了擺。

王主簿雙眉重重擰起,不悅的神色已然直白明了的掛在了臉上。

自己這般攤開揉碎了為他分明厲害,有意照拂這個小子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