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農家子,但人上人(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安三嫂子聽王景禹這句問,想到自己家的事,即使對著王景禹一個不大的哥兒,也掩不住滿臉的憂色。

一時虛空了眼神說:「我們安家丁口過多,偏偏地又少,這夏稅征的就是丁口,年年都是個關!自家田裡種的麻早就紡完了,一大家子再節省著穿用,剩下的也如何都不夠數的!去買麻又買不起,我們妯娌幾個帶著閨女們,接了替別人紡工的活,日趕夜趕的,多少能得些工錢……」

自家的境況說起來,那就又是一籮筐的無能為力的散碎。

對著一個十歲小孩,安三嫂子也無意說再多。

「況且,丁口多太多,舉家出逃可就太難了!一旦我們逃了,這麼多丁口的稅役攤到另外幾戶頭上,可不就直接把他們也壓垮了……你們不同,好歹還有你二叔支著,真要逃了你們四口小的,連一個丁都算不上,其他十來戶也不至於真就擔不住。」

「好,嫂子說的分明,小子知道你是為了我們四個考量。嫂子,家裡要是有什麼難事了,也可以來與我和娘說說。」

安三嫂子心道,你們一家都什麼光景了,再有事也找不著你們說去啊!

王景禹知她心思,也沒再多說,只道:「嫂子快去忙吧,今兒的話我記下來,也不會再和任何人提起,嫂子安心!」

第23章

安三嫂子疲憊的臉上抹出了些笑意:「正是!嫂子知你是個靈的!」

「我不便見你娘就是怕人知道了多想,要叫人知道我與你出這主意,和你們連戶的幾家還不得恨死我!哥兒是個靈的,哎,可惜了這命!咱拗不過!行了,我也不得空與你多說了,快快家去,和你娘早些拿下主意,時候可緊著了!」

說完安三嫂子輕推了一把王景禹,叫他頭前先走。

她自己又候了一會兒,才轉出了籬笆牆,抹了把沉重的眼皮,拖著疲累的身子,重新坐回了織機旁。

恰巧安家大嫂二嫂並侄女取了才絞成的線出來,安三嫂子佯作無事的接了線,架到機上。

沉重的勞作,使得一家人除了配合著做活,也沒有任何說閒的心情,只默默的扯著布,土牆木籬的小院當中,除了嘎吱嘎吱的織機聲,再無其他。

日子一天天過去,氣氛也一日緊過一日。

安三嫂子能想到的,村里其他人也想得到,多數村民都以為王老大家怕是只有逃了這一條活路。

與王家連戶的,少不得要憂心。

雖說到底一個村子的,也希望這王老大家能活下人。且的確如安家嫂子所言,王老大這四口女小,在與不在,王家那幾個事兒,都照樣是一樣都解決不了。

可他們到底是與王家連了一大戶,要擔著干係。

畢竟,誰也說不好到時候,鄉里縣裡會如何拿處這件事。

可,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

牛二照樣日日去巡看王家的地,那認真的樣兒一點也不像不打算要這塊地了。

王老大家日日三次炊煙不斷,還新添了幾隻雞養了起來。

更稀奇的是,王家大郎照樣每日過了晌午就去老村正家——

讀書!

安三嫂子再次急切的眼神示意,提醒王家大郎她那日說的話。

可那王家大郎卻只會意點頭,之後照舊無任何響動,叫安三嫂子那眼都白瞪了。

幾次下來,她也擱下了,畢竟他們自己家

也難顧。

其他人,有的私下搖頭嘆息,有的空落落的慶幸。

俱是無論如何也想不通這王家,究竟是何打算。可除了疑問,也沒人會真箇來問。

這日,王景禹到了老村正處,三人在西屋方學了半個時辰,隔著木窗,只聽老村正家的那方小院中,人聲嘈雜了起來。

顯然來人不少。

王景禹心下一動。

想是催征隊,今兒個就到雙滿村了。

果然,老村正支開了窗戶向外看,只見是他們雙滿村的大保長劉原,帶著幾個戶長、一名鄉書手並一隊輪值的壯丁進來了。

大兒子李立田提前得了信兒,這幾日都沒有出活兒。

連著兩三日,都在院裡的桌案上擺了炒豆和大棗,另燒了一壺大麥茶備著。

此時見人來了,便迎了上去:「劉保長來了,先坐下歇會。」

劉保長雖然是雙滿村的大保長,但並不是雙滿村人,而是大里村的。只因雙滿村戶口少,不足一保,由他直接兼任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