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母跟在後面,看著人走遠,心中還在做著比較,一個一年、一個半年,關係如何還真不好說。當然,她總覺得其中還有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然閨女也不至於做的這般不留情面。
只是閨女不說,她也不願意強逼著。
大過年的,家裡被翻的亂七八糟,周母嘆嘆氣,彎腰把幾個屋子重新收拾妥當。
第17章 周家的風波過後,阮柔在家過了個舒坦的新年。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二,因著守寡避弧
周家的風波過後,阮柔在家過了個舒坦的新年。
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二,因著守寡避諱,她不好出去串門子,索性成日在家中待著,吃了睡、睡了吃,臉上的肉都養回來不少。
阮母為此頗為自得,覺得都是自己的功勞。
正月十三,年關未過,店鋪卻要提前開門迎客。
故而頭一日,鋪子裡的夥計已經將店鋪打掃地的上下煥然一新。
正月十五中元節,安平鎮慣例在這一日有燈會,屆時男男女女出行,身上佩戴香囊的不在少數,恰是陳氏香料鋪做生意的好時機。
為著這一樁,陳問舟也已帶著杜師傅祖孫趕回來。
十三這日,阮柔比尋常晚了半個時辰到店裡,大家都已經在了。
見人到齊,陳問舟先是給眾人一人發了一個紅包,道是他這個東家這個壓歲錢,就連下人僕從們都沒落下。
大家皆開開心心接下,倒不是在乎裡面有多少錢,而是想討個好彩頭。
「辛苦大家了,年還沒過完,就出來忙活。」陳問舟說了幾句客氣話,眾人連道不會。
「三天後是中元節,明、後天店裡生意應該會很少,麻煩杜師傅和梨師傅多配點香囊了。」
杜師傅和梨師傅應下,梨芝笑著說自己閒暇有空,已經做了好幾百個,也省得後面大家辛苦。
陳問舟含笑點頭,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將這些記在心中,想著後面給人補點工錢。
儘管提前備下了不少香囊,但該做的還得做,到了午時,鋪子在吉時開張,門口應景地放了一串鞭炮,噼里啪啦的聲響後,留下一地紅通通的碎紙屑,配上門頭的紅燈籠,更顯喜慶。
帳房先生帶著小夥計在前面招待生意,阮柔則跟著兩位師傅在後面抓緊時間製作香囊,連陳問舟本人都跟著幫忙。
大量的香料鋪散開來,研磨的、炮製的、烘焙的,方方面面都有專人負責。
配好的香料放入特製的香囊中,提神醒腦、香味宜人。
齊心協力之下,不過一日功夫,就多出幾百個香囊,梅花的、桂花、蘭花的,香味各異,不一而足。
還在年節里,故而早、晚的時間都少半個時辰,申正(下午四點),陳問舟就喊著大家可以休息。
其他人都在鋪子裡用晚飯,自是不著急,唯阮柔一人回家,倒顯得有些急切。
「慧娘,你先回吧,天色黑的早,你別趕夜路了。」
「好的,師傅,杜師傅,東家,我就先走了。」
在香料鋪,主要負責教導她香料知識的就是梨師傅,時間久了,她直接稱呼師傅,也更親近些。
一路小跑,終於在晚飯前趕回了家。
飯桌上,幾人熱鬧地聊著天,阮柔將帶回來的幾個香囊拿出來,給三人各自發了一個。
「正好店裡趕製香囊,我多拿了幾個。」她解釋,店裡人人有份,不獨她拿了。
「我們鄉下人家哪用得著這東西。」
「怎麼就用不著了,這幾天不用下地,正好掛身上,要是聞不慣這味道,放在房裡也是好的。」
小石頭將香囊一股腦塞在鼻前,然後,一聲響亮的「阿嚏」,不出預料,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阮柔哈哈大笑,指著他說不出話來,阮母也笑著說傻孩子,倒是把這一茬過去了。
「對了,娘,中元節那天下午店裡放假,咱們一起去鎮上看燈會吧?」
「我和你爹年紀大了,就不去湊這個熱鬧。」
「哪裡就年紀大。」阮柔不樂意了。
「娘,姐,我要去我要去。」小石頭也嚷嚷著去看燈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