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穿今後嫁給霸總沖喜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紀嘉章瞥了他一眼,幸災樂禍地回懟:「你剛才還懷疑他騙人呢,現在啪啪打臉了吧。」

葉雲樵垂眸,迅速調整情緒:「後來出了點意外……遇到了一場車禍,一直在療養。」

「車禍?傷得重嗎?」

「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

「那就好。」梁錦苓鬆了口氣,她仔細端詳著葉雲樵:「說來奇怪,我總覺得你有些變化。」

感覺與從前有些不一樣。

第14章

有人為梁錦苓端來把椅子,她點頭輕聲道謝,緩緩坐下。

她抬手輕撫拐杖,聲音低柔,似是在回憶過往:

「你回國後,第一時間找到我,說想把父親收藏的那些國寶都捐給博物館。我聽了,驚訝得不行。」

「那是江川博物館建館以來,收到的,最多的,也是最珍貴的一批文物捐贈。每一件,都價值連城。」

「那些文物的捐贈手續繁瑣複雜,一般人都是直接交給我們,可你不一樣。」梁錦苓繼續說道,「從頭到尾,你都親力親為,一件件核對,一遍遍溝通。若不是你那股執著勁兒,我想,這些文物還恐怕還在異鄉漂泊。」

從1840年到現在,一千萬多件中國文物流失海外,能回家的卻寥寥無幾。

它們與家國隔著千山萬水,直到他將它們帶回。

葉雲樵聽著她的話,垂下眼眸,手指不自覺地收緊。

他並不清楚這些過往,但伴著梁錦苓的話,就像經歷了一場無聲的回憶。

字字句句,都在勾勒著一個鮮活的身影,那個與他同名的「葉雲樵」。

孑然一身,卻堅定如鐵。

帶著對父親的緬懷,對家國的熱愛,一路披荊斬棘,將那些流散他鄉的國寶,一件件帶回故土。

可在高速公路上的那一刻,在車禍降臨的最後瞬間,葉雲樵的腦海中,浮現的會是什麼?

無人知曉。

梁錦苓停下話,輕輕嘆息了一聲,眼角隱約有些濕意,但她臉上依舊是慈愛的笑容。

她其實不必說這麼多,可一看到這個年輕人,便不由得多說了幾句。

畢竟,他和他的父親真的付出了很多。

「其實,我一直想問。」她忽然開口,「你後來有沒有後悔過?畢竟,那些文物要是留在你手中,對你來說……」

「不後悔。」

葉雲樵脫口而出,語氣堅定,讓他自己都愣了一下。

就像是,有人借他的口,訴說了深藏於心的答案。

梁錦苓微微一怔,隨即笑了,眼中的欣慰更深了幾分:「不後悔就好,你父親若是知道,也一定會為你感到驕傲。」

一旁的徐辛樹終於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他實在是沒想到,葉老弟竟然有這樣的故事。

江川市博物館曾收到華僑捐贈一批珍貴文物的事,他也有所耳聞,但從未料到,那批國寶的捐贈者原來是葉雲樵。

把這麼多珍貴的文物全部無償捐獻,這得是多大的覺悟和魄力啊。

徐辛樹頓時肅然起敬。

「哎呀,說著說著,又把氣氛弄沉重了。」梁錦苓拍了拍手,笑著轉移了話題,「說起來,你怎麼還會綏朝的祭文?這可冷僻得很,別說年輕人,就連研究綏朝的老專家都未必熟悉。」

「是父親教的,」葉雲樵解釋道,「他對綏朝的文字非常有興趣,就研究了很久。我從小耳濡目染,偶爾學了一些。」

一回生二回熟,葉雲樵已經熟練掌握了這種合情合理的說辭。

梁錦苓不疑有他:「你父親對綏朝文化的熱愛我是知道的,但你能把這麼晦澀的祭文翻譯得這麼流暢,看來是下了不少功夫。」

她想起葉雲樵剛剛說的話,眼中有些好奇,走近編鐘:「剛剛我聽你說,那個祭文上的字是『忽』,不是『召』?」

「是的。」葉雲樵頷首,複述了一遍自己的看法。

梁錦苓並沒有自視甚高,而是極其認真地聽著,不時提出問題,葉雲樵也從容應對,言之有據地回答。

「說得通了,這裡要是按照原來的意思理解,確實有些問題。」梁錦苓被葉雲樵說服,又帶著學者的嚴謹補充道,「我回頭再查查相關的文獻。」

銘文的討論暫告一段落,她看著葉雲樵,眼中帶著止不住的笑意。

這個年輕人,無論是學識還是氣度,她都十分滿意。

她隨口問道:「雲樵,你現在在哪工作?平時累不累?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

葉雲樵搖搖頭:「目前還沒有找到工作。」

「沒有?」梁錦苓有些驚訝,「以你的本事,應該不愁找工作才對啊。」

葉雲樵只能報之一抹淺笑。

他的「本事」對現代社會的大部分工作來說,確實顯得不太合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