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下來仔細翻看,果然是幾個月來各地官員彈劾高儉的奏摺,比起三年前的後湖舊案,此次上書的文官數量既多,品級也顯然高了一些。他從前到後細細翻檢,沒有著急謄錄,沉吟了半晌,出了院子叫了一個小火者道:「勞煩將近二十年的登科錄搬來。」
不多時,兩個小火者搬了登科錄過來,方維埋頭在其中,按年份翻閱,在最新的登科錄里找到程若愚,南直隸桐城人,府學生,考中三甲第一百八十八名,賜同進士出身。還沒來得及細看,就有小宦官來傳話,說黃淮要他進見。
方維隨著他到了黃淮值房,跪下行禮道:「小人愚鈍,未能謄錄完畢,還請督公原宥。」
黃淮擺了擺手,讓旁邊伺候的幾個小宦官出去,方抬頭道:「起來吧。」
方維站了起來。黃淮道:「給你的奏摺,你都看過了吧。」
方維道:「只是粗略翻檢過了,唯恐看的不夠細緻。」
黃淮笑道:「今日已然讓你將這三個月來的摺子看了一遍,也不必謄錄。現下程若愚已經關在錦衣衛獄,你便猜猜後續會如何。」
方維道:「督公可否寬限小人些時間,容小人將今日的一些愚見細細講來。」
黃淮抬眼看了看他,端起一盞茶來吹了一吹,道:「你但講無妨。」
方維道:「還請督公賜紙筆。」
黃淮指了指自己的書案道:「自取無妨。」
方維取了一隻中狼毫,在案上鋪了張宣紙上,提筆寫了「舊怨」兩字,跟著解釋道,「三年前的後湖舊案,前前後後上了參劾摺子的言官共三十二人。其中始作俑者兩人被放了外任,之後並未上書。剩下三十人,在這三年裡,仍舊年年上書參劾高儉,此為舊怨。」這三個月來,這些人每人上奏摺約兩三封,言辭激烈,但有後湖事鋪墊在前,難免讓人覺得是成見所致,黨同伐異。」
他又提筆,寫了「同鄉」二字,道:「我剛查了登科錄,程若愚是南直隸省安慶府人士,府學生出身。宣德年間,安慶府知府主持修建了官辦書院,規制宏備,百年來人才輩出。程若愚雖是寒門子弟,在府學讀書,定是得了同鄉士紳資助。他少年得中進士又有此遭遇,安慶籍父老同氣連枝,上書營救也是人情。我因時間所限,未能全盤計算安慶籍縉紳姓名,粗粗算來,應不下二十人,其中南直隸左布政司張敏中,是其中官階最高者。他既是安慶籍,又是程若愚會試的房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