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那就是世子有所不知了。」小閣老帶著幾分醉意,傾吐心腸:「在高祖太宗的時候嘛,朝貢使節私通外朝大臣的確是重罪,可以把全家剮上三遍有餘。但今時不畢竟同往日了嘛!這樣的動作,也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過了事了。這樣的事情,本來就不在少數……」

雖然早有預料,穆祺仍舊一時無語。自孝宗朝寬縱文官以大儒治國之後,朝貢外交的軟弱渙散,早已經是牢不可破的舊習。禮部設置的屏障鬆散猶如花灑,內外都可以隨意進出。考慮到倭國使節手中大筆的白銀,能夠悄悄拉到一個給事中也不算奇怪。

大概類人生物之間也是心心相通的吧,堡宗皇帝眷愛蒙古,戀戀不忘給瓦剌人舔鉤子的繾綣過往;如今時移勢易,崇敬堡宗的周給事中沒有蒙古可舔,就乾脆另闢蹊徑,和倭人大搞私通。這樣的心有靈犀,真該讓周至成殉葬皇陵,到地下與堡宗溝通溝通心得。

不過,內外勾結明目張胆到如此地步,卻無疑彰顯了情報上極為惡劣的局面——數十年後倭國登陸高麗,試圖復刻它數千年來念茲在茲,以高麗為跳板征服中華的美夢。而彼時入侵的將領,甚至能在書信往來中,清楚的描述中原皇帝起居的宮室,乃至內閣決策的流程。

這樣機密的消息,到底是怎麼流傳出去的?以而今觀之,冰凍三尺,果非一日之寒!

穆祺不動聲色:「既然是祖宗的舊制,怎麼就都視若無物呢?莫非不能嚴懲麼?」

小閣老不耐煩的從鼻孔中噴一口氣,顯然也對倭人很是不滿——當然,不要誤會,小閣老絕不是良心發現,憂國憂民;而純粹是奸臣本能發作,覺得這些不說人話的鬼子居然敢勾結清流背後捅刀,自己撈錢大業被外人所阻,一時憤懣躁怒,難以自制。

——他媽的,蕃邦朝貢的大局是在我和世子的肩上擔著;你姓周的一個舉人出身,攀著許家褲腰帶爬上來的區區七品官,居然也敢和我侈談為國!

不過,憤懣歸憤懣,小閣老還是只能長長嘆氣,四顧心茫然:

「世子應該知道,禮部那些掉書袋的蠢貨一向講究的是『修文化遠』,所謂用仁德感化蠻夷;倭人要是沒有犯下什麼驚天的大事,他們都不會同意查辦。僅僅一個私通,也不過就是警告而已……」

奸臣也不是萬能的,你要讓他出手整兩個人也就罷了;真要應付禮部這麼多冥頑不靈的蠢貨,那小閣老也有點麻爪。

但世子卻微微而笑了。

「倭人沒有犯過大事嗎?這可不一定吧。」穆祺柔聲道:「閆兄可知道,曾有倭國的貴人曾我氏編撰書籍,聲稱外逃的建文後裔,很可能與倭國有過聯繫?」

小閣老:「……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