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海剛峰:…………

又是「木易」,又是雲南,還對武宗朝的大事這麼了如指掌——如今淪落到雲南的名人,不就只有前代楊廷和閣老的兒子楊慎麼?這所謂的化名和公開亮相還有什麼區別?

不過話說回來,楊慎被流放到雲南充軍發配去了吧?被當今聖上恨之入骨的罪人居然可以把內閣的公文寫進筆記,筆記還能被傳抄得天下皆知,這流放制度是不是也太離譜了點?

楊慎才高當世,士林共舉;但狀元心高氣傲,不合聖意,從始至終都沒有跨進過內閣的門檻,只在經筵供職而已。一個遊蕩外朝品軼平平的尋常大臣,又是怎麼接觸到朝廷機要大事,甚至能對內閣公文倒背如流,數十年亦不能忘卻的呢?

——《我的首輔父親》,是吧?

當然,楊慎父子的舊事絕非孤例,若要刨根究底,哪一朝沒出過幾個閣老父親?既然每一朝的閣老都可以輕鬆自在的向家裡人傾吐機要,那憑什麼穆國公世子不可以?哪一個不長眼的文官敢就此發難,那現在還活著的閣老們都得跳到天上。

理由充分邏輯嚴密,舊例豐富論述嚴謹,海剛峰居然無言以對。

但沉默片刻之後,他還是艱難發言:

「野史筆記這樣流傳,朝廷的機密,豈不就……」

豈不就成了個一覽無餘的大花灑麼?

穆祺微微一笑,心想剛峰先生終於領悟了本朝政治活動的第一規律:朝廷是唯一一艘會從頂部漏水的船;沒有人能在這艘船內保住什麼秘密。

當然,他還是得為野史筆記辯駁一二:

「這話也太過了。文人筆記未必能泄漏多少機密。」

「什麼?」

海剛峰一臉茫然。他剛剛翻了幾頁木易先生的大作,發現裡面內容詳盡資料豐富,連武宗皇帝彌留時重臣們怎麼寫(編)遺詔的過程都一五一十寫了下來——連這樣事關今上皇位來歷的秘密,都可以被直接揭個底掉,你還說他們未必能泄漏多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